[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纵向钢筋留洞浆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453.8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5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潘树宾;周建勃;胡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树宾;周建勃;胡雁翔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74000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纵向 钢筋 留洞浆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力墙纵向钢筋留洞浆锚。
背景技术
经检索,目前尚未发现此类产品,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剪力墙之间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套筒浆锚连接结构,即上下预制剪力墙受力纵筋采用钢套筒连接,下部剪力墙顶的预留纵向受力钢筋插入上部剪力墙底部与纵向受力钢筋连接的钢套筒内,然后在钢套筒内注浆完成装配施工。此连接方式对剪力墙钢套筒位置精度要求高,若有错位就不能完成装配施工,钢套筒的用量很大。存在施工复杂程度高、工作效率低及钢材消耗量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剪力墙纵向钢筋留洞浆锚,它具有连接牢固、施工方便,工作效率高,钢材用量少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剪力墙纵向钢筋留洞浆锚,包括截头圆锥体,截头圆锥体的上底面直径为25mm,截头圆锥体的下底面直径为35mm,截头圆锥体的高度为350mm-700mm,截头圆锥体的侧面设有用于产生水泥浆孔凹凸连接结构的螺旋形凸台,螺旋形凸台的高度为2mm,在截头圆锥体的下底面设有用于配合工具旋拧的受力凹槽,受力凹槽两端贯通于截头圆锥体的侧面,受力凹槽位于截头圆锥体下底面的中部,受力凹槽的宽度为4mm,受力凹槽的深度为18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
螺旋形凸台的宽度为15mm,螺旋形凸台的间距为15mm,螺旋形凸台的展开形状为带状矩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包括截头圆锥体,截头圆锥体的上底面直径为25mm,截头圆锥体的下底面直径为35mm,截头圆锥体的高度为350mm-700mm,经试验证明,此种外形结构所形成的水泥浆孔,可在其体积尽可能小的情况下,保障灌浆凝固后钢筋与水泥块产生足够的凝结力;截头圆锥体的侧面设有用于产生水泥浆孔凹凸连接结构的螺旋形凸台,螺旋形凸台的高度为2mm,此种外形结构所形成的水泥浆孔,可在水泥浆孔外壁形成螺旋状凹凸结构,可使灌浆凝固后水泥块与剪力墙形成凹凸连接结构,保障剪力墙与水泥块凝固连接足够结实,从而保障剪力墙与纵向受力钢筋连接牢固,同时便于在进行预留水泥浆孔作业后本装置的旋出;在截头圆锥体的下底面设有用于配合工具旋拧的受力凹槽,受力凹槽两端贯通于截头圆锥体的侧面,受力凹槽位于截头圆锥体下底面的中部,受力凹槽的宽度为4mm,受力凹槽的深度为18mm,便于在进行预留水泥浆孔作业后本装置通过螺丝刀等工具进行旋出,操作更加省力便捷,螺旋形凸台的宽度为15mm,螺旋形凸台的间距为15mm,螺旋形凸台的展开形状为带状矩形,可在水泥浆孔外壁形成凹槽和凸台对等的螺旋状凹凸结构,可使灌浆凝固后水泥块与剪力墙凝结更加坚固,它具有连接牢固、施工方便,工作效率高,钢材用量少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在剪力墙底部产生的水泥浆孔通过灌浆与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截头圆锥体;2、截头圆锥体的上底面;3、截头圆锥体的下底面;4、螺旋形凸台;5、受力凹槽;6、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骨架;7、水泥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包括截头圆锥体1,截头圆锥体1的上底面2直径为25mm,截头圆锥体1的下底面3直径为35mm,截头圆锥体1的高度为500mm,经试验证明,此种外形结构所形成的水泥浆孔,可在其体积尽可能小的情况下,保障灌浆凝固后钢筋与水泥块产生足够的凝结力;截头圆锥体1的侧面设有用于产生水泥浆孔凹凸连接结构的螺旋形凸台4,螺旋形凸台4的高度为2mm,螺旋形凸台4的宽度为15mm,螺旋形凸台4的间距为15mm,螺旋形凸台4的展开形状为带状矩形,此种外形结构所形成的水泥浆孔,可在水泥浆孔外壁形成螺旋状凹凸结构,可使灌浆凝固后水泥块与剪力墙形成凹槽和凸台对等凹凸连接结构,保障剪力墙与水泥块凝固连接足够结实,从而保障剪力墙与纵向受力钢筋连接牢固,同时便于在进行预留水泥浆孔作业后本装置的旋出;在截头圆锥体1的下底面3设有用于配合工具旋拧的受力凹槽5,受力凹槽5两端贯通于截头圆锥体1的侧面,受力凹槽5位于截头圆锥体1下底面3的中部,受力凹槽5的宽度为4mm,受力凹槽5的深度为18mm,便于在进行预留水泥浆孔作业后本装置通过螺丝刀等工具进行旋出,操作更加省力便捷。它具有连接牢固、施工方便,工作效率高,钢材用量少等特点。
使用方法:
将本装置在剪力墙预制过程中预埋在剪力墙底部紧靠纵向受力钢筋的位置,待剪力墙混凝土初凝后,把本装置从剪力墙底部旋转出来,在剪力墙底部形成水泥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树宾;周建勃;胡雁翔,未经潘树宾;周建勃;胡雁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电动百叶采光顶
- 下一篇:一种预制抽芯成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