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呼吸机用集成阀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448.7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晓;丁军;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宇晓;丁军;王晶晶 |
主分类号: | A61M16/20 | 分类号: | A61M1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呼吸 集成 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阀体领域,尤其涉及小型呼吸机用集成阀体。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取代或辅助人的呼吸功能的医疗仪器。作为常用的急救设备,呼吸机一直在临床一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呼吸机往往针对医院,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便携性差。究其原因为呼吸机内部空气与氧气管路复杂,管路多为塑料管制成,易老化破损泄露气体,不能保证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比;阀体机构单一,占用呼吸机的体积较大,导致呼吸机整个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与安装。小型化的呼吸机近年来成为急救车、飞机和其他救援车辆上的必备急救设备,呼吸机的小型化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小型呼吸机用集成阀体,采用了将进空气的大口径两位三通阀与进氧气的纯氧电磁阀,控制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浓度与气压的节流阀与调压阀集成在一个阀体上,所有阀之间的相互连接管道由塑料管连接优化到阀体内部精简呼吸机内部气道管路,将呼吸机内部各种阀体集成化,小型化;呼吸机核心部件的集成化,阀体与管路的集成化使呼吸机小型化,便于携带与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铝合金阀体、纯氧电磁阀、节流阀、调压阀、大口径两位三通阀、氧气入口、混合气体输出口、空气入口、封堵端大孔、A基台、B基台;铝合金阀体上端面设置有A基台和B基台,且A基台高于B基台平面;A基台上有调压阀,且调压阀上端面开有封堵端大孔;B基台上设置有大口径两位三通阀,且大口径两位三通阀上端面开有空气入口;铝合金阀体左侧设置有节流阀;铝合金阀体前部设置有纯氧电磁阀;纯氧电磁阀的一侧设置氧气入口;铝合金阀体底端面开设混合气体输入口;封堵端大孔用铜堵封闭。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铝合金阀体内开有气道;纯氧电磁阀、节流阀、调压阀、大口径两位三通阀均与铝合金阀体气道联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氧气入口、空气入口的气道设置为梯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节流阀、调压阀通过气道联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管路系统由航空铝精密加工而成,内有高压氧输入管路和高压氧输出管路和流量调节区,管路系统中心部位为流量调节区,整个系统管路无塑料软管,无管路泄露现象且牢固性较好,永久使用无需更换管路且实现了阀体的小型化;2、系统的管路输入或输出口均为梯型口,与外管连接牢固且气密性较好;3、利用调压阀来控制纯氧的给入压力,利用节流阀来控制吹氧浓度,实现了吹出氧气浓度可调范围为21%、30%、40%、50%、60%。
附图说明
图1是小型呼吸机用集成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纯氧电磁阀;3、节流阀;4、调压阀;5、大口径两位三通阀;6、氧气入口;7、混合气体输出口;8空气入口;9、封堵端大孔、10、A基台、11、B基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所示,包括铝合金阀体1、纯氧电磁阀2、节流阀3、调压阀4、大口径两位三通阀5、氧气入口6、混合气体输出口7、空气入口8、封堵端大孔9、A基台10、B基台11;铝合金阀体1上端面设置有A基台10和B基台11,且A基台10高于B基台11平面;A基台10上有调压阀4,且调压阀4上端面开有封堵端大孔9;B基台11上设置有大口径两位三通阀5,且大口径两位三通阀上端面开有空气入口8;铝合金阀体左侧设置有节流阀3;铝合金阀体前部设置有纯氧电磁阀2;纯氧电磁阀2的一侧设置氧气入口6;铝合金阀体1底端面开设混合气体输入口7;封堵端大孔9用铜堵封闭;铝合金阀体1内开有气道;纯氧电磁阀2、节流阀3、调压阀4、大口径两位三通阀5均与铝合金阀体气道联通;氧气入口6、空气入口8的气道设置为梯形;节流阀3、调压阀4通过气道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宇晓;丁军;王晶晶,未经王宇晓;丁军;王晶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低粘度、水可稀释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 下一篇:气管插管牙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