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子的鞋带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18266.X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0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孟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强步鞋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C9/06 | 分类号: | A43C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219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子 鞋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的鞋带结构。
背景技术
鞋带用于系紧鞋子,从而使鞋子与使用者脚部更贴合,穿着更舒适。但是,由于鞋子和鞋带的款式众多,有的鞋子的鞋带穿设在鞋子上并系好鞋带后还是过长,导致行走或运动时易被踩住,造成鞋带脱落甚至摔倒,因此鞋带过长易导致危险发生。此外,传统的鞋带系好后鞋带两端部分开,因此容易造成鞋带松脱及被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能够避免鞋带松脱的鞋子的鞋带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鞋子的鞋带结构,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连接带,所述第一、第二端部分别设置在连接带两端,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中空管,所述第一端部的孔径大于第二端部的孔径,第二端部可插入第一端部中,所述第一端部中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可卡合或脱开。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陷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起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起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凹陷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带的直径大于第一、第二端部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鞋子包括鞋带孔,所述第一、第二端部可穿过所述鞋带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鞋子的鞋带结构能够使鞋带穿设好后鞋带的两端能够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鞋带的两端能够位于鞋面上,避免被踩踏而松脱,同时也减小了摔倒等安全隐患;此外,鞋带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第二限位部便于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子的鞋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子的鞋带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鞋子的鞋带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鞋子的鞋带结构包括第一端部1,第二端部2和连接带3,所述第一、第二端部1、2分别设置在连接带3两端,所述第一端部1和第二端部2均为中空管。所述第一端部1的孔径大于第二端部2的孔径,第二端部2可插入第一端部1中,从而使得第一端部1和第二端部2能够重叠。所述第一端部1中设有第一限位部11,所述第二端部2设有第二限位部21,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21可卡合或脱开。上述技术方案使鞋带系好后第一、第二端部可插设在一起,从而防止在运动时鞋带两端甩动,避免鞋带松脱或被踩住。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1为凹陷部,所述第二限位部21为凸起部。通过凹凸卡合,进一步紧固了第一端部1和第二端部2之间的连接,避免了第一端部1和第二端部2之间的松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第一限位部也可以是凸起部,则所述第二限位部是凹陷部(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带3的直径大于第一、第二端部1、2的直径,鞋子100包括鞋带孔4,所述第一、第二端部1、2可穿过所述鞋带孔4。
本实施例鞋子的鞋带结构能够使鞋带穿设好后鞋带的两端能够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鞋带的两端能够位于鞋面上,避免被踩踏而松脱,同时也减小了摔倒等安全隐患;此外,鞋带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第二限位部便于连接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强步鞋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强步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帮喷胶机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除臭保健鞋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