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浮力探究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7809.6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5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戈 |
主分类号: | G09B23/12 | 分类号: | G09B23/1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韩洋 |
地址: | 63646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浮力 探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教学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浮力探究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理教学中,虽然有一些关于探究浮力的成因、原理、沉浮等教学仪器,但由于浮力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这些教学仪器大都比较简陋,相对独立,往往只能验证单个的知识点,部分实验步骤多,用时长,稳定性差,误差大,如:常规方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就会给学生总结结论带来难度。而没有一套专用于浮力探究,能较直观全面的展示浮力各方面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浮力知识时产生一种直观且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给教师学生减负的简单实验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没有一套专用于浮力探究并且能较直观全面的展示浮力各方面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浮力知识时产生一种直观且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给教师学生减负的简单实验器材,从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浮力探究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浮力探究仪,包括底座、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子支架,所述升降子支架下端连接有第一测力计,所述第一测力计下端悬挂有一待测物体;
所述第一测力计下方底座上放置有溢水容器;悬挂在所述第一测力计上的待测物体通过所述升降子支架降入所述溢水容器内,所述溢水容器侧壁上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第一测力计用于测量所述待测物体对其的拉力;
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测力计,所述第二测力计的下方悬挂溢液盛接容器,所述溢液盛接容器用于盛接所述排水管所排出的液体;所述第二测力计用于测量所述溢液盛接容器中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溢水容器底面设置有注水排水孔,所述注水排水孔用于通过所述溢水容器的底部向其注入液体,和实验结束时排出液体;
所述溢水容器同时设置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为防渗水材料,所述第二底面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周围设置有防渗水橡胶圈,所述圆孔用于放置浮力实验物体,其用于验证实验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液体给该物体向上的合力;
所述溢水容器设置有深度刻度值,用于读出待测物体上下表面浸入液体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子支架连接第二测力计,所述第二子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并可绕其转动,用于调整所述溢液盛接容器的位置;
所述溢液盛接容器设置有体积刻度值,用于读出其盛接的液体体积;所述第二测力计使用一倾斜挂钩悬挂所述溢液盛接容器,使所述溢液盛接容器保持竖直,从而防止所述液体外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待测物体为实心柱状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待测物体上标注有底面面积、高度刻度值,用于用上下表面压力差求浮力;
所述待测物体上标注有在每个高度到底面的体积刻度值,其主要用于探究物体浸入体积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待测物体为中上部中空的柱状透明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柱状透明待测物体上底面设置有气体出入孔,所述气体出入孔通过一通气管与一注射器连接,所述柱状透明待测物体下底面设置有注水排水孔,在拉推注射器活塞时液体从所述注水排水孔进入和排出,其用于探究只改变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上浮或下沉的规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待测物体透明,且在其下部置入金属块使其重心靠下,中间部分中空并置入一气球,气球开口朝上,开口处连接充气管的一端,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注射器,通过所述注射器的推拉改变所述气球的体积,其用于探究只改变物体的体积,物体就上浮或下沉的规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将所述第一测力计和第二测力计去除,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压强计一端的U形管,所述压强计另一端的压强计探头上的固定支架与所述升降子支架连接,所述升降子支架上下移动带动所述压强计探头伸入所述溢水容器中,并停留在任意深度,其用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储物盒,用于存放实验物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各个部件相对位置事先已调试好并固定,经简单组装就能快速进入实验,实验操作简单、快速、稳定,从而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使得在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易于找到现象所反应的规律,在学习浮力知识时产生一种深刻且直观的认识,且能完成浮力相关的多个知识点的实验探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戈,未经刘国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7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用磁悬浮演示模型
- 下一篇:轮盘投射式小学数学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