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连接结构手术用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7774.6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栾仁炳;曹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连接 结构 手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连接结构手术用钳,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术用钳是非常基础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在各种手术操作中,主要包括止血钳、持 针钳、组织钳、帕巾钳、海绵钳等各种基础及专科手术用钳,由钳头、两钳体和两指圈组 成,中间连接方式通常有穿鳃后用铆钉连接,或叠鳃后用螺钉连接两种方式。穿鳃式手术 用钳的穿鳃方式是雌钳体在烧热情况下扩鳃,将雄钳体插入,再将雌钳体鳃部压下冷却后 用铆钉连接,实现钳子两片的运动,进而实现其功能。但雌钳体在扩鳃和压平过程中产生 较大的变形,使得雌雄两片尺寸差异增大,钳工必须修整缩小这种变化,浪费工时;另外 通过人为调节很难恢复雌雄两片的配合尺寸,使得钳头的摆动量增加,降低了钳子的使用 性能。叠鳃式钳子不会存在上述变形,但是叠鳃结构的钳子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头端摆动 量,这种摆动量同样降低了手术用钳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危害病 人的生命安全。总之,手术用钳的使用性能在手术器械行业中要求比较严格。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避免加 工过程中引起鳃部尺寸变化,又能减小钳头摆动量的新型连接结构手术用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连接结构手术用钳,包括两钳体,两钳体的鳃部均设有内凹平 台,两钳体通过两内凹平台进行叠合并通过中间连接件铰接形成叠鳃结构,两内凹平台形 成的叠合面垂直于两钳体的相对面;在两钳体鳃部的相对面上,一钳体上设置凸出块,另 一钳体上设置与凸出块对应的凹槽,凸出块穿入凹槽中形成穿鳃结构。
其中:穿鳃结构可以位于叠鳃结构的上方,也可以位于叠鳃结构的下方;还可以设置 两个穿鳃结构,使两穿鳃结构分别位于叠鳃结构的上、下方。凸出块与凹槽采用滑动配合, 起限位作用,减小钳头摆动量。中间连接件可采用铆钉或螺钉,从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铆 接或者螺钉连接。两钳体的尾部均设置有指圈和相互配合锁紧的锁止牙,通过指圈便于操 作人员进行握持,通过锁止牙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
除上述外,两钳体的钳头可根据手术用钳不同的用途设置为不同的形状,应用到止血 钳、持针钳、组织钳、帕巾钳、海绵钳等各种基础及专科手术用钳。内凹平台、凸出块以 及凹槽的尺寸及位置也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手术用钳进行灵活变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穿鳃、叠鳃兼有结构能够实现避免变形过程中引起的鳃部尺寸变化和 减小钳头摆动量的双重功能,现以穿鳃结构位于叠鳃结构上方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 原理进行阐述:
两钳体通过两内凹平台进行叠合并通过中间连接件铰接,从而使两钳体可绕中间连接 件转动,通过这种结构能够避免两钳体的变形,不存在鳃部尺寸变化;在两钳体转动过程 中,当两钳体的钳头前端相距一定距离时,凸出块可以平稳地滑进凹槽内,凸出块卡在凹 槽内,就会减小钳头的摆动量,当两钳头相距越近时,凸出块滑进凹槽的部分就越多,即 钳头的摆动量就会很大程度地减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连接结构手术用钳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采用穿鳃、叠鳃兼有结 构,既能避免加工过程中引起鳃部尺寸变化,又能减小钳头摆动量,提高了手术用钳的使 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钳体的鳃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另一钳体的鳃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中:1、中间连接件;2、一钳体;3、另一钳体;4、锁止牙;5、指圈;6、凸出块; 7、内凹平台;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7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刺活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爬行血管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