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17744.5 | 申请日: | 2015-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祥;詹参明;陈锋;段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浓度 有机 废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设备。
背景技术
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一样,其治理技术也不一样。通常根据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不含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第二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如部分化学工业和制药业废水;第三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不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如有机化学合成工业和农药废水。针对的是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如微生物发酵啤酒生产废水中含有几千到几万的COD,同时氨氮浓度也有几百到几千;养殖废水氨氮、COD、P都很高;还有一些化工制药废水中都有氨氮和COD同时都高的特点。这类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以固态、溶解态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使废水表现出很高的BOD5、CODCr、SS和色度等,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好,此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
同时这类水的氨氮很高,常规处理工艺中一般通过吹脱或生物脱氮工艺来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吹脱工艺是针对的高浓度的氨氮废水,通过吹脱后的废水其氨氮浓度仍达不到排放标准,且运行成本较高。生物脱氮需要把氨氮和有机氮氧化成硝酸盐,再通过反硝化的过程去除,这样的过程适用于低浓度的氨氮且是处理低浓度氨氮的经济工艺,但在处理高浓度氨氮时池容会非常大,且造成了物资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目前对高氨氮浓度、高COD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厌氧可以把COD转变为沼气,可以节省好氧氧化有机物的处理费用,是一种变废为宝、回收能源的有效措施。沼气具有很好的热值,可以作为锅炉、发电机的燃料。目前针对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都比较单一,运行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料斗、匀浆池、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微电解反应器、折流曝气生物滤池和臭氧消毒池,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连接有污泥浓缩池,匀浆池内设有提升泵,提升泵与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相连。
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经提升泵打入厌氧发酵系统,厌氧发酵系统采用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其下部是含有高浓度厌氧微生物的固体床。发酵原料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依靠进料和所产生沼气的上升动力按一定的速度向上升流;料液通过高浓度厌氧微生物固体床时,有机物被分解发酵,上清液从反应器上部排出;未消化的生物质固体颗粒和沼气发酵微生物靠自然沉降滞留于消化器内,上清液从消化器上部溢出,这样可以得到比水力滞留期(HRT)高得多的固体滞留期(SRT)和微生物滞留期(MRT),从而提高了固体有机物的分解率和消化器的效率。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内设有布水系统,底部是高浓度厌氧菌床,上部设置挡渣板。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渣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口排到污泥浓缩池,沉淀浓缩后经污泥泵抽走。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出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继续有机物的降解,生物接触氧化池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然后含有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进入沉淀池,去除部分悬浮物SS,减少后续处理的负荷,沉淀池出水进入微电解反应器。在厌氧池主要是进行磷的释放,使污水中磷的浓度升高,溶解性的有机物被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浓度下降;另外部分NH3-N因细胞的合成得以去除,使污水中的NH3-N浓度下降。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氧化,而继续下降;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浓度增加,而磷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已较快的速率下降。所以,A2/O工艺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反硝化的脱氮、过量摄取去除磷等功能,脱氮的前提是NH3-N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
通过臭氧消毒池消毒后再将水排放,其能有效杀灭水中的大量微生物和细菌,提升了含有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净化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7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玻璃成型用盖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盐碱地苦咸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