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铸氩气保护浇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6892.5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许长军;曾佑鑫;张连望;李静;王志英;钟健健;高银;吴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41/58 | 分类号: | B22D41/5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铸氩气 保护 浇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锭铸造装置,特别是一种模铸氩气保护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二次精炼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冶炼工艺已能生产出超纯净钢液。然而,钢液在浇注过程中,注流与大气接触,将卷入大量的空气,造成钢液的二次氧化。经炉外处理的高纯净钢液的温度高,氧的活度低,加重二次氧化现象,使最终凝固的钢锭里产生较多氧化物夹杂物。所以,这种高纯净度能否最终体现在成材上,还有赖于保护浇铸工艺的完善。
模铸中想获得高质量的钢材,必须减少钢水中的夹杂物。浇注过程中钢水的二次氧化是夹杂物的主要来源,保护浇注作为模铸过程中提高钢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防止钢水的二次氧化。基于目前的模铸保护浇注技术和装置,或装置简单而无应用效果,或技术复杂而无法工业应用,难以达到防止二次氧化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保护浇注效果,改进保护浇注的装置,满足铸锭质量上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铸氩气保护浇注装置,能够减少钢中夹杂物含量,从而提高钢的质量。
一种模铸氩气保护浇注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壳体、水口插入孔、挡板、进气管、中注管,所述挡板固定于壳体中,进气管内置于挡板的下方,中注管连接壳体下部,进气管均匀分布在壳体周边,通过进气连接管与气源相连。
所述的一种模铸氩气保护浇注装置由金属外壳和高密度耐火材料内衬构成。
所述的进气管为3-10个圆形管,其直径为5-20mm,与上方挡板的距离为12-30mm;所述的挡板倾斜向下,与水平面成0°-30°角,挡板与插入的浇注水口外壁间缝隙为3-15mm。
所述的壳体下部为圆弧-倾斜线-圆弧结构,倾斜线与水平方向成15°-65°角。
所述的壳体中通入流量为20-35m3/h的氩气,气体流向为斜向下0°-45°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同类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
一种模铸氩气保护浇注装置特征为在壳体中加入一块挡板,把整个内腔空间分为上腔与下腔,下腔通入氩气可以弥补负压和供给钢液卷吸,上腔氩气可以缓冲下腔钢液卷气程度;壳体与中注管间有一定的弧度,这样使贴近壳体的氩气更容易被钢液卷入中注管,同时减少对上腔氩气的卷吸。这样有利于在保护装置中形成氩气保护气氛,彻底避免空气从水口插入孔和中注管连接处进入钢液,从而降低钢中全氧含量,提高钢的纯净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模铸氩气保护装置结构中剖面示意图。
图2是新型模铸氩气保护装置结构俯视图示意图。
图中编号:1—水口插入孔、2—进气管、3—中注管、4—挡板、5—壳体、6—壳体下部。
具体实施方法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模铸氩气保护浇注装置,由水口插入孔1、进气管2、中注管3、挡板4和壳体5构成,所述挡板4固定于壳体5中,进气管2内置于挡板4的下方,中注管3连接壳体下部6,进气管2均匀分布在壳体5周边,通过进气连接管与气源相连。所述装置由金属外壳和高密度耐火材料内衬构成。所述的进气管2为3-10个圆形管,其直径为5-20mm,与上方挡板4的距离为12-30mm;所述的挡板4倾斜向下,与水平面成0°-30°角,挡板4与插入的浇注水口外壁间缝隙为3-15mm。所述壳体下部6为圆弧-倾斜线-圆弧结构,倾斜线与水平方向成15°-65°角。所述装置中通入流量为20-35m3/h的氩气,气体流向为斜向下0°-45°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6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伞甩干机
- 下一篇:封闭自助式钢丝绳涂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