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超冷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6386.6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4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军;杨森;黄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超冷电极。
背景技术
水是构建地球生命的载体。当温度低到冰点0℃之下,仍然不会结冰的水叫过冷水。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温度下降到低于0℃,细胞外的冰晶生成并结冰,导致细胞外的高浓度的电解质生成,使得细胞脱水死亡。但奇怪的是,某些动物在极端过冷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存活。例如,多种极地鱼生活在-1.9℃的冬眠的环境中存活,北极地松鼠的体内温度在-2.9℃时也不会被冻僵,一些哺乳动物剥离的外神经在冷至-6℃的温度下依然能够恢复活性。
制造过冷水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制冷大体积的水和制冷小体积水的方法。因为很难除去大体积的水中微小的杂质,导致过冷水很快结冰,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可行。制冷小体积的水主要有薄膜取样方法,毛细管取样方法和液滴取样方法。小体积取样的方法对试验人员的耐心和经验要求很高。
人类对超冷水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世纪。出生于荷兰的德国科学家D.G.Fahrenheit(1686–1736,华氏温度的创立者)最早发现了超冷水的存在。最近的理论研究表明,在常压下超冷水的最低温度可达-48℃。自然界中的超冷水主要存在于冻雨和云层中。在对流云层的深处中所能检测到超冷水的最低温度为-37.5℃。由于超冷水具有非稳态特性,在实验室中获得大体积稳定存在的超冷水就比较困难。毫升级别以上体积的超冷水的温度一般在零下几度到-10℃左右。大体积超冷水常常会因为某种原因突然结冰而使实验无法进行。所以,阻碍过冷水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其不稳定性,也就是非常容易结冰。因此,获得稳定的过冷水对于研究生命体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现象是非常有意义的。
利用导电电极的传热形成过冷溶液(孙建军,黄宗雄,杨森,郭俊玮.一种获得过冷溶液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中国专利:CN103776198,2014-05-07),利用微电极附近溶液热扩散作用,使得电极附近溶液难易结冰,我们采用旋转电极的形式,同样可以形成热扩散,从而形成过冷溶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超冷电极,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以及导热导电棒的旋转可易于获得过冷溶液;为研究过冷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研究生物分子和生物体在过冷极端条件下的行为提供了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超冷电极,包括一导电电极及一电机,所述导电电极通过电机连接轴与电机连接,以使得电机能够带动导电电极旋转保证导电电极能够在表面温度低于零度时不结冰,形成旋转超冷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包括导热导电棒及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所述半导体元件被夹持于所述电机连接轴上,所述导热导电棒被夹持于所述半导体元件中间,且所述导热导电棒长于所述半导体元件,以使得导热导电棒的下端伸出半导体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导电棒与半导体元件的上端通过过孔导电滑环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所述导热导电棒的下端置于待测溶液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元件由对称的两片或多片半导体制冷片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导电棒的直径为1毫米至10毫米范围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导电棒的材料为碳质材料、包括金、铂、银、铜的金属或合金。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通过半导体元件的制冷片制冷或通过制冷剂制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转速为100转每分钟至3000转每分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以及导热导电棒的旋转很容易得到过冷溶液,实验很容易对导热导电棒下端附近过冷溶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为研究过冷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研究生物分子和生物体在过冷极端条件下的行为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极,2-连接轴,3-过孔导电滑环,4-半导体制冷片,5-螺丝,6-导电电极,7-待测试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6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