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平移式流体换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15889.1 | 申请日: | 2015-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平移 流体 换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流体换向器,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活塞平移式流体换向器。
背景技术
流体换向器是静态液体流量标准装置上的关键设备之一,在静态液体流量标准装置中需要使流体在一段精确的时间内流向称量装置,故应使流体在流动时切换方向,其切换时间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误差在评定整个流量标准装置的精确度时占有重要地位。流体换向器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但对于一些易挥发性、流速大和温度较高的流体只能采用闭式换向器,原因是如果采用开式换向器,那么液体挥发、温度较高时容易蒸发,流速大时容易溅出,从而造成计量的不准确,此外从人身安全上考虑,开式换向器容易飞溅液体,液体温度较高时,可能将人烫伤。故闭式换向器较开式换向器应用范围大。
目前,漏斗角移式(即鱼尾式)、活塞平移式和旋板式气动换向器这三种换向器较为惯用。
鱼尾式换向器的上部与管道出流口是脱开的,其本身的阻力变化不会影响管道出流。从外形看,它是鱼尾形,其主要优点是流通截面大、水力摩阻小、出流快。但鱼尾式换向器存在较大的惯性,要达到给定的复现性和准确度困难较大,同时由于鱼尾式换向为开式换向,应用上存在局限性。传统活塞平移式换向器由于需要将换向活塞拍击逆向水流,换向行程较长,阻力较大,尽管工作稳定,但精确度较低。旋板式气动换向器兼有鱼尾式结构的优点,由于摆式换向板是安装在腔体内,故不会引起液体飞溅出,整个换向器的工作稳定性较好,但由于将摆式换向板安装在腔体内使得装置体积较大,同时流体流量大时摆式换向板需承受较大压力,易导致装置损坏,影响工作,不适于大型管道流体的流量测定。
因此,静态液体流量标准装置中需要一种应用范围广,精确度高,工作稳定且寿命长的流体换向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中型管道流体以及易挥发性、流速大和温度较高的新型活塞平移式流体换向器,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精确度高,工作稳定且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平移式流体换向器包括:用于流体接收的进水管、用于流体换向的分水箱、用于流体出流的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以及负责装置运作的汽缸;所述进水管设于分水箱上侧,所述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分别设于分水箱左右两边,分水箱内部位于进水管出水口正下方设具有空腔的腔体;所述腔体上侧设有与进水管对应的孔,腔体左右两侧均设有供出水的孔,腔体腔内设有可以左右平移且大于腔体左右两边出水孔的活动挡水板;所述活动挡水板通过分水箱内连杆与分水箱外的活塞杆相连;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汽缸相连。
作为优选,该新型活塞平移式流体换向器的活动挡水板和腔体均采用强度较高的橡胶制成,摩擦阻力小,所述活动挡水板大小迎水面长宽和腔体内腔对应截面长宽一致,接触部分之间密封配合,便于活动挡水板在腔体腔内快速平移。
作为优选,该新型活塞平移式流体换向器的连杆穿过所述分水箱外壁处设置有防止漏水的密封部件,该部件可以是止水螺丝可以减少液体泄漏飞溅。
作为优选,该新型活塞平移式流体换向器的汽缸下方设置有汽缸底座,避免了汽缸运作时装置震动太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应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采用闭式换向,流体封闭在管道和分水箱中,适用于大、中型管道流体以及易挥发性、流速大和温度较高的流体换向;
2、精确度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个活动挡水板在管口下方平行移动,与传统活塞平移式换向器相比换向位移小,由于接触表面为橡胶,存在液体时摩擦力小,换向速度快,对称性结构的设计使得活动挡水板切换时间对称;
3、工作稳定且寿命长,本实用新型活动挡水板平移方向恰好为流体流向,不会受到来自流体太大的阻力,能够稳定工作,活动挡水板与腔体摩擦较小,装置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具体实施的正视图;
图2是本具体实施的三维内部结构视图。
图中,1-进水管,2-分水箱,3-活动挡水板,40-活塞杆,41-连杆,42-止水螺丝,5-腔体,6-汽缸,70-第一排水口,71-第二排水口,8-汽缸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见图1和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5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立杆的电子台秤的新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插入直感式流速流量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