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客车动力电池散热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5736.7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5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坤;黄兆伟;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梁展湖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客车 动力电池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客车动力电池散热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对于电动客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化,由于电动客车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它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逐步替代传统内燃机汽车,成为世界各大城市交通线路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对于电动客车的供能源泉——动力电池的性能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动客车的发展,往往电池的使用寿命、环保性和安全可靠性决定了电动客车的品质和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状况。
动力电池在应用时需以较高的电流进行充放电,过程中常伴有放热反应发生。温度对动力电池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动力电池对于温度的变化往往非常敏感,电池温度的差异性决定着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它的稳定性。为了给动力电池降温,通常的做法是将各个动力电池装在一个密封箱内,然后分别在密封箱的两端设置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但是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到密封箱内后,就会沿最短路径直接流向出风口,只能对动力电池的部分表面进行散热,就会造成动力电池表面局部温度过高,影响其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对箱体内的动力电池进行散热,避免动力电池局部温度过高,对其性能有所影响的电动客车动力电池散热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客车动力电池散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矩形结构的密封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面中间位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安装平台,所述箱体的相邻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弧形夹角,所述箱体的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箱体侧面等高的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对于所述箱体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箱体侧面等高且的分流块,分流块能够使所述进风口的气流向所述分流块两侧分流,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箱体侧面等高的集流块,集流块能够使其两侧的气流向所述出风口集中,所述分流块和所述集流块分别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冷风从进风口进入到箱体内后,就被进风口外的分流块分流,分流后的冷风分别从分流块的两侧流动,在箱体的弧形夹角的引导下,沿着箱体内侧面周向流动,最后通过集流块将两侧的气流集中汇合在一起从出风口流出。由于冷风是从分流块的两侧沿箱体内侧面周向流动,就会分别通过动力电池的两侧面,主动为动力电池散热。另外冷风从箱体内侧面过,箱体中部就会形成负压,那么在这个位置的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就会被外侧的气流吸走,被动为动力电池散热。在主动和被动的双重散热方式,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使整个动力电池表面的热量及时得到消散,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情况的发生,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作为优化,所述分流块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人字形分流面,所述集流块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人字形集流面,所述人字形分流面和所述人字形集流面的顶端各自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左右对称线相对设置。人字形分流面和人字形集流面能够更好的对气流进行分流和集流。另外人字形分流面将气流均分,使对动力电池的散热更均匀,而人字形集流面侧能够更好的将两侧的气流集中汇合后通过出风口排出。
作为优化,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弧形夹角上。出风口和进风口开设在弧形夹角上,其自身与箱体相邻侧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冷风从进风口进入后,更容易沿着箱体内侧面周向流动。
作为优化,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所述箱体内侧面上沿所述箱体内侧面周向设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上下均匀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箱体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导流条。为了避免分流后的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集中在一起,从而降低对动力电池局部的散热效果,在箱体内侧面上设置导流条,使箱体内侧面每个高度上都有气流通过,提高对动力电池的整体散热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台面和位于台面与所述箱体底面之间的且用于支撑所述台面的支撑腿,所述台面上设有若干散热孔。使动力电池与箱体之间形成散热空间,进而冷风气流被动对散热空间内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对动力电池的整体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进入到箱体内的冷风气流分散,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双重撒热,能够有效的对箱体内的动力电池进行散热,避免动力电池局部温度过高,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5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