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5197.7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龙;陈海;陈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世纪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8;H01B7/29;H01B7/28;H01B7/42;H01B7/02;G01V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用地 螺旋 泄漏 感应 电缆 | ||
1.一种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设置有冷却空腔(8)的绝缘芯杆(1)和绕包于绝缘芯杆(1)外侧的第一金属导体(101),所述第一金属导体(101)螺旋式绕包于绝缘芯杆(1)外侧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第一金属感应圈,所述绝缘芯杆(1)与第一金属导体(101)之间设置有成束状编制且沿绝缘芯杆(1)轴向方向延伸的芳纶丝(2),所述第一金属导体(101)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
所述第二绝缘层(4)外侧绕包有第二金属导体(201),第二金属导体(201)螺旋式绕包于绝缘芯杆(4)外侧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第二金属感应圈;
所述第二绝缘层(4)与第二金属导体(201)之间设置成束状编制且沿绝缘芯杆(1)轴向方向延伸的玄武岩纤维丝(5);
所述第二金属导体(201)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三绝缘层(6)和第四绝缘层(7);
所述第一金属导体(101)为直径为0.2~0.4mm的线性铜导体;
所述第二金属导体(201)为直径为0.5~2mm的线性铝合金导体;
所述第一金属导体(101)与第二金属导体(201)交错分布,互不重叠;
所述冷却空腔(8)中可充盈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丝(2)在绝缘芯杆(1)外侧的铺设方向与绝缘芯杆(1)轴向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芯杆(1)外周部分设置有芳纶丝(2),芳纶丝(2)在绝缘芯杆(1)与第一金属导体(101)之间形成芳纶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芯杆(1)设置为加工有冷却空腔(8)的氯化聚氯乙烯挤出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为厚度为0.9~1.2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4)为厚度为0.2~0.5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丝(5)在第二绝缘层(4)外侧的铺设方向与绝缘芯杆(1)轴向方向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4)外周部分设置有玄武岩纤维丝(5),玄武岩纤维丝(5)在第二绝缘层(4)与第二金属导体(201)之间形成柱状纤维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层(6)为厚度为0.3~0.8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地埋式螺旋泄漏感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绝缘层(7)为厚度为0.4~0.9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世纪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世纪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51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老化交联聚乙烯绝缘复合电缆
- 下一篇:一种介入医生防护铅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