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子冲片及定子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4706.4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8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孙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和铁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定子冲片及该定子冲片叠压而成的定子铁芯。
背景技术
电动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也叫气隙,它是磁场的通路,是电能和机械能转换的通路,在同等磁动势的情况下,气隙越大,磁阻越大,磁感线的密度越小,所形成的磁场强度也就越弱。
现有技术的定子冲片,其包括冲片本体和冲片本体中间的定子内孔,冲片本体上与冲片本体的圆心相对称的设置有多个定子磁极,每个定子磁极在靠近定子内孔的一侧分别设有定子极靴,每个定子极靴的朝向定子内孔的极靴面均为圆弧面,每个定子极靴的圆弧面均为同心圆弧,而相对极靴面的另一面同样为圆弧面,与磁极相连,并且磁极的宽度尺寸大其实不利于磁场的分布,其次在定子冲片的结构上布局不合理,制造成本高,漏磁系数较大导致电机的最大力矩和起动力矩下降,电机运行时温度较高,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较短,从而影响到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冲片及定子铁芯改善磁极与极靴的结构设计,布局更为合理,降低漏磁系数,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子冲片,包括轭部与转子安装孔,所述轭部的外轮廓由四段外轮廓直线段与相邻过渡的外轮廓圆弧段连接而成,所述转子安装孔内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定子磁极,每个定子磁极在靠近转子安装孔的一侧分别设有定子极靴,每个定子极靴的朝向转子安装孔的极靴面均为圆弧面,相对于定子极靴的极靴面的另一面由第一极靴直线段与第二极靴直线段连接而成,第二极靴直线段与定子磁极相连,极靴面与第一极靴直线段通过极靴圆弧段过渡,对应在轭部朝向转子安装孔的轭部面设有与第一极靴直线段与第二极靴直线段互相平行的第一轭部直线段与第二轭部直线段,第二轭部直线段与定子磁极连接,轭部面与第一轭部直线段通过轭部圆弧段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定子冲片的外轮廓、定子磁极与定子极靴的结构上做优化,定子极靴相对极靴面的另一面非圆弧,而是由第一极靴直线段与第二极靴直线段组成,而在轭部面上对应与第一极靴直线段与第二极靴直线段平行设置成第一轭部直线段与第二轭部直线段,取代原先圆弧面的设置,使气隙磁阻减小,改善主磁极磁场分布,并使励磁组容易固定,降低漏磁系数,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所述极靴面的圆心角为128°。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极靴直线段与第一轭部直线段、第二极靴直线段与第二轭部直线段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3mm~3.10mm。
作为优选地,所述极靴圆弧段的半径为0.8mm~1.2mm,轭部圆弧段的半径为0.2mm~0.4mm。
作为优选地,所述定子磁极的宽度为1.1mm~1.3mm。
所述的一种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冲片扣合而成,每一定子冲片包括轭部与转子安装孔,所述轭部的外轮廓由四段外轮廓直线段与相邻过渡的外轮廓圆弧段连接而成,所述转子安装孔内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定子磁极,每个定子磁极在靠近转子安装孔的一侧分别设有定子极靴,每个定子极靴的朝向转子安装孔的极靴面均为圆弧面,相对于定子极靴的极靴面的另一面由第一极靴直线段与第二极靴直线段连接而成,第二极靴直线段与定子磁极相连,极靴面与第一极靴直线段通过极靴圆弧段过渡,对应在轭部朝向转子安装孔的一面设有与第一极靴直线段与第二极靴直线段互相平行的第一轭部直线段与第二轭部直线段,第二轭部直线段与定子磁极连接,第一轭部直线段通过轭部圆弧段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定子冲片的定子磁极、定子极靴以及定子冲片外轮廓的前提下,定子铁芯由若干定子冲片叠压而成,定子冲片使气隙磁阻减小,磁通密度分布均匀,并使励磁组容易固定,降低漏磁系数,而对应的定子铁芯保证磁场的分布均匀,在工作是更为稳定,从而使得电机在运行时稳定,所产生的噪音小,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地,所述极靴面的圆心角为128°。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极靴直线段与第一轭部直线段、第二极靴直线段与第二轭部直线段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3mm~3.10mm。
作为优选地,所述极靴圆弧段的半径为0.8mm~1.2mm,轭部圆弧段的半径为0.2mm~0.4mm。
作为优选地,所述定子磁极的宽度为1.1mm~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和铁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和铁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4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子铁芯与机壳配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定子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