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集流体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3593.6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2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平;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言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0 | 分类号: | H01M4/7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集流体极片。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数码产品领域:小体积、高容量、高安全性能、高便携性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目前锂离子电池领域所用的正极集流体一般采用表面光滑的铝箔。它的缺点是能量密度小,内阻大,与活性物质粘附不牢,界面很难紧密结合,导电性能不理想,影响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与电池的循环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集流体极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集流体极片,包括铝片,所述铝片上分布有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片的正、反两面,及铝片的网孔内均涂有集流体导电胶料,正极浆料覆盖在涂完集流体导电胶料的冲孔铝网的正、反两上热压复合成型。
进一步的,铝片上的网孔呈均匀分布在铝片上,呈排列整齐,距离相等的孔阵。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孔中的每一网孔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铝片为光滑铝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活性物质紧密粘附、导电性能更好、能量密度更大、内阻小、循环次数多的集流体。冲孔铝网形状很规则,导电、循环性能好,内阻比采用光滑铝箔的电池低。在循环次数达到100次以后,采用微孔铝集流体的电池在1.0C、2.0C、5.0c和10.0C时的容量保持率都在90%以上;而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加,光铝箔集流体的容量损失逐渐严重。这说明采用冲孔铝集流体,更多的锂离子可直接通过集流体获得电子,电荷扩散距离缩短,增强了Lico2与集流体之间的导电性能,提高了Lico2在高倍率下的充放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集流体极片,包括铝片,所述铝片1上分布有网孔2,铝片上的网孔2呈均匀分布在铝片上。所述铝片1的正、反两面,及铝片的网孔2内有集流体导电胶料,正极浆料附着在网孔内的集流体导电胶料上。所述的网孔呈圆形。
制作时,把普通的光滑铝箔经过专门的冲孔模具冲出大小一致,排列整齐,距离相等的孔阵。首先是搅正极浆料;第一步,然后把正极浆料根据设计极片的尺寸通过涂布机涂在PET膜上烘干;第二步,然后制作集流体导电胶料,把制作的集流体导电胶料涂在冲孔铝网上的正、反两面进行烘干;第三步,然后将第一步制备好的带PET膜的正极浆料覆盖在涂完集流体导电胶料的冲孔铝网的正、反两上进行热压复合,冲孔铝网两面都附上正极浆料与铝网充分粘合,第四步,将PET膜撕下来并清洗,PET膜可重复利用,第五步,真空烘烤热压后的极片。至此采用铝网作正极集流体的极片就制作完成了。完成后的极片正极料嵌入在铝网的孔中,后面的工序和普通锂电池工序一样。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言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言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3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电池活化装置
- 下一篇:电池组组装用防短路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