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化学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13448.8 | 申请日: | 2015-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洪贵 |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 地址: | 432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标准越来越严,目前已开发应用的重金属污染废水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法、生物法、离子交换等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电化学方法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有效途径,其具有效果好、运作费用低、建设周期短、易于管理和操作、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原理是:在外电压的作用下通过电化学反应,利用可溶性阳极(通常为铁阳极或铝阳极)产生的阳离子在溶液中水解、聚合生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作为絮凝剂而起絮凝作用,产生的络合离子与氢氧化物有很高的吸附活性,其吸附能力高于一般药剂法水解得到的氢氧化物。它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其它胶体物质。同时,由于水的离解和其它物质被电解氧化,在阳极和阴极上将产生氧气和氢气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可以将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凝聚胶团及悬浮物带到水面。在电解过程中,还会发生电解氧化还原反应,分为直接氧化还原和间接氧化还原。直接氧化还原是指污染物在电极上直接被氧化或还原而从废水中去除;间接氧化还原是指电解时产生的氧化还原物质作为反应剂或催化剂,使污染物转化为毒性更小的物质,如水离解时产生的新生态氢和活性氧,其它一些强氧化剂或自由基。通过氧化作用,溶液中的某些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还有可能直接被氧化成而不产生污泥,而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能在随后的絮凝、气浮作用下得到有效分离;通过阴极上产生的新生态氢的还原作用,还可以回收重金属,并且还原卤代烃及带苯环的物质等。因此,电絮凝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多种过程同时发生作用,污染物在这些作用下容易被去除。
由于在电解反应的产物只是离子,不需要投加任何氧化剂或还原剂,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被称为是一种环境友好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很多的优点,如:
1.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少,操作和维护简单灵活,建设周期短;
2.电絮凝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产生的污泥量少,且污泥的含水率低,易于处理,减少了化学药剂和污泥处置成本;
3.操作简单,只需要改变电场的外加电压就能控制运行条件的改变,很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但目前这类电化学技术还没有广泛得到大规模应用,缺乏设计合理、处理高效的电化学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处理装置。
一种电化学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在所述第一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一极板槽,在所述第一极板槽内设置有至少一对电极相反的第一导电极板,所述第一导电极板连接第一整流器,在所述第二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二极板槽,在所述第二极板槽内设置有至少一对电极相反的第二导电极板,所述第二导电极板连接第二整流器,所述第一处理池和所述第二处理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池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第二处理池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第一处理池与所述第二处理池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均位于电化学处理装置的同侧且相互远离,并且,所述连通口位于远离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一侧。
基于以上的设计,进液在电化学处理装置中迂回前进,增加了进液的流动距离,使得处理更加完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池的液面高于所述第二处理池的液面,进液经进液口流入所述第一处理池后经由连通口进入所述第二处理池并经由出液口流出。
高低处理池的设计使得高低处理池存在液位差,从而形成梯度流向。
具体的,每对电极相反的导电极板之间的工作电压为0~28V,工作电流为0~3000A。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化学处理装置,可以用来对重金属污水等各类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实现重金属的絮凝沉淀,达到达标排放。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地小、成本低廉、能耗低、拆装维修方便、处理效率高,且出水效果非常好,各类重金属(如砷,锌,铝,铬,镉等)都能由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甚至可以达到一类地表水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化学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化学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附图1、2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第一处理池,101、第一极板槽,102、第一导电极板,103、第一整流器,104、进液口,2、第二处理池,201、第二极板槽,202、第二导电极板,203、第二整流器,204、出液口,3、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洪贵,未经赵洪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3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