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部分铰接式尾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13433.1 | 申请日: | 2015-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恩;刘英杰;李伟亮;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卓远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28 | 分类号: | B65G65/28;B65G65/20 |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董玉良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铰接 式尾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堆取料机上的一种设备,具体讲是涉及一种部分铰接式尾车。
背景技术
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是在斗轮挖掘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大型、连续、高效的散料装卸机械,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火力发电厂、水泥、钢铁、矿山等企业散料输送系统中。尾车在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其功用是将系统皮带机运来的物料输送到贮料场,或从斗轮中将来料运回系统皮带机。堆料作业时,尾车与主机连接的挂钩装置脱开,主机向斗轮方向前进一段距离,尾车主梁在卷扬装置的驱动下上仰变幅至堆料位,主机向尾车方向运行并使用挂钩装置与尾车连接即可以进入堆料工况。取料作业时,尾车与主机连接的挂钩装置脱开,主机向斗轮方向前进一定距离,尾车主梁在卷扬装置的驱动下下俯变幅至堆料位,主机向尾车方向运行并使用挂钩装置与尾车连接即可以进入取料工况。在推取料机中,尾车是其中的关键部位,如果尾车的刚度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斗轮堆取料机堆料功能的实现,若尾车的水平投影长度过长,那么尾车的主梁和平台梁将会下挠变形,甚至无法工作,因此,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部分铰接式尾车。它可以防止塌腰,避免长尾车因主梁刚度变形而无法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部分铰接式尾车,其包括若干铰点、第一前支腿、第一后支腿、第二后支腿、若干行走轮组、第一主梁、第二主梁、支腿、平台梁、摆杆;所述第一前支腿下端与行走轮组连接、第一前支腿上端与第一主梁连接,支腿上端与第一主梁中部连接,支腿下端与行走轮组连接,第一后支腿下端与行走轮组连接,第一后支腿上端与第一主梁靠近第二主梁一端连接,平台梁远离第二主梁一端与第一前支腿连接,平台梁靠近第二主梁一端与摆杆一端旋转连接,摆杆另一端与第二主梁一端旋转连接,第二主梁另一端与第二后支腿连接,第二后支腿与行走轮组连接;所述第一主梁靠近支腿位置设有铰点,所述平台梁靠近支腿位置设有铰点。平台梁靠近第一后支腿位置设有铰点。第一主梁上设有带导料槽的漏斗。行走轮组上设置有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部分尾车上设置多个铰点,可以避免尾车的主梁与平台梁因长度过长而导致的刚度变形、下挠变形,防止传送带发生跑偏、撤料等问题,适用于长距离尾车。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铰接式尾车主视图的简化图;
图2是图1中部分铰接式尾车A部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部分铰接式尾车B部分放大图:
图4是部分铰接式尾车主视图;
图5是图4中部分铰接式尾车A-A截面图;
图6是图4中部分铰接式尾车B-B截面图;
图7是图4中部分铰接式尾车俯视图;
图中:1、第一改向滚轮,2、第二改向滚轮,3、第三改向滚轮,4、铰点,5、第一前支腿,6、第一后支腿,7、第二后支腿,8、驱动电机,9、地面皮带,10、第一行走轮组,11、第二行走轮组,12、第三行走轮组,13、第四行走轮组,14、第一主梁,15、第二主梁,16、支腿,17、平台梁,18、支架,19、电机,20、传送带,21、摆杆,22、带导料槽的漏斗,23、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5、第三连接板,26、第四连接板,27、第五连接板,28、第四改向滚轮,29、第五改向滚轮,30、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三支撑板,33、第四支撑板,34、第一油缸连接板,35、第二油缸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部分铰接式尾车,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其包括:第一改向滚轮1、第二改向滚轮2、第三改向滚轮3、若干铰点4、第一前支腿5、第一后支腿6、第二后支腿7、驱动电机8、地面皮带9、第一行走轮组10、第二行走轮组11、第三行走轮组12、第四行走轮组13、第一主梁14、第二主梁15、支腿16、平台梁17、支架18、电机19、传送带20、摆杆21、带导料槽的漏斗22、第一连接板23、第二连接板24、第三连接板25、第四连接板26、第五连接板27、第四改向滚轮28、第五改向滚轮29、第一支撑板30、第二支撑板31、第三支撑板32、第四支撑板33。所述第一前支腿5下端与第一连接板23上端连接,第一连接板23下端与第一行走轮组10固定连接、第一行走轮组10上安装有驱动电机8,第一前支腿5上端与第二连接板24连接,第二连接板24固定在第一主梁14上,第一支撑板30与第一主梁14右端连接,第一支撑板30右端安装有第一改向滚轮1,第二支撑板31与第一主梁14左端连接,第二支撑板31左端安装有第二改向滚轮2,第一主梁14下方靠左安装有第三改向滚轮3,电机19安装在平台梁17上,传送带20连接电机19,传送带20围绕第一改向滚轮1、第二改向滚轮2、第三改向滚轮3并围绕第一主梁14传动,支腿16上端与第三连接板25连接,第三连接板25安装在第一主梁14中部,支腿16下端与第四连接板26上端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26下端与第二行走轮组11连接,第一后支腿6下端与第三行走轮组12连接,第一后支腿6上端与第五连接板27连接,第五连接板27固定连接在第一主梁14左端,平台梁17左端与第二主梁15旋转连接,平台梁17左端与摆杆21下端旋转连接,第二主梁15与第二后支腿7固定连接,第二后支腿7与第四行走轮组13连接,摆杆21上端与第二主梁15旋转连接,第四改向滚轮28安装在第三支撑板32上,第三支撑板32安装在第二主梁15右端,第五改向滚轮29安装在第四支撑板33上,第四支撑板33安装在平台梁17左端,地面皮带9绕过第四改向滚轮28与第五改向滚轮29;所述第一主梁靠近支腿位置设有铰点,所述平台梁靠近支腿位置设有铰点。支架18设置在第一主梁上;带导料槽的漏斗22放置在第一主梁14上;第一油缸连接板34固定在平台梁17上靠近第二后支腿7的一端,第二油缸连接板35固定在摆杆上靠近第二主梁15的一端,驱动油缸前端与第二油缸连接板35连接,驱动油缸后端与第一油缸连接板连接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卓远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卓远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3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连续粉体定量供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收集格栅顶部残煤的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