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集水固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13175.7 | 申请日: | 2015-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2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高寅生;李向军;李立;崔啸华;吴燕妮;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固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风固沙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集水固沙装置。
背景技术
风沙所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风蚀、流沙冲击和沙埋。现有固沙装置主要为多孔固沙砖,这种固沙砖主要是用水玻璃拌合沙土,利用压砖机压实成型,孔隙率为30%左右,并排放置于沙坡表面能够增大表面粗糙度,起到一定的阻沙作用。同时在空隙处填土,植入植物种子,待植物长成后能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然而,该多孔固沙砖无法起到输沙作用,易被流沙完全掩埋。同时不具备集水和吸水作用,无法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存在着一定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集水固沙装置,同时兼备了集水和吸水的作用,解决了现有固沙装置易被流沙完全掩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集水固沙装置,包括上部的保水层和下部的吸水层,保水层和吸水层均为空心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保水层和吸水层的总高度为480mm-520mm。
保水层顶端设置为凹槽。
凹槽的斜面设置有凝结层,凝结层通过导流槽与保水层和吸水层连通。
凝结层的宽度为80mm-120mm。
凹槽从上到下贯穿保水层和吸水层,形成蒸腾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自集水固沙装置埋于沙坡表面以下,不易随着沙坡流动,能够增加沙坡表面粗糙度起到阻沙作用;
2)保水层顶端的凹槽和凝结层为改性氟碳树脂涂层能增加冷凝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3)蒸腾间和凝结层收集的水通过保水层导流至吸水层,同时保水层能够防止内部水分蒸发,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4)蒸腾间内壁为膨润土接枝物和改性纤维素的共混物,能大量吸收和储存雨水和夜间沙漠蒸发出来的凝结水,增加储水量,同时可以减小沙土昼夜温差,有利于植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将工程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蒸腾原理、冷凝原理,使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再因单一的防治方法受到环境制约。并能够做到主动防治,治标治本,真正的做到综合防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集水固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集水固沙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保水层,2.吸水层,3.凹槽,4.凝结层,5.蒸腾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集水固沙装置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上部的保水层1和下部的吸水层2,保水层1和吸水层2均为空心体,保水层1和吸水层2的总高度为480mm-520mm,保水层1顶端设置为凹槽3,凹槽3的斜面设置有凝结层4,凝结层4通过导流槽与保水层1和吸水层2连通,凝结层4的宽度为80mm-120mm,凹槽3从上到下贯穿保水层1和吸水层2,形成蒸腾间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蒸腾间6整体为透明材料,方便阳光照射,增加蒸腾效果,而且可以防止收集的水下渗,内壁为膨润土接枝物和改性纤维素的共混物,能大量吸收和储存雨水(包括洒水,浇灌水)和夜间沙漠蒸发出来的凝结水。使沙土储水量大幅增加,含水量较长时间保持在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PH范围内,保证了植物生长生存的必要条件。该材料可反复吸放水,可长期供水抗旱。凹槽3下部的内壁图层为保水层1,保水层1所用材料为改性聚乙醇,可以有效的增加水分下渗速度,防止内部水分蒸发。当蒸腾间5和凝结层4收集的水通过导流槽流至保水层1时,会迅速地聚集到吸水层2,供植物生长需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集水固沙装置,将自集水固沙装置埋于沙坡表面以下,不易随着沙坡流动,能够增加沙坡表面粗糙度起到阻沙作用;保水层顶端的凹槽和凝结层为改性氟碳树脂涂层能增加冷凝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蒸腾间和凝结层收集的水通过保水层导流至吸水层,同时保水层能够防止内部水分蒸发,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生长;蒸腾间内壁为膨润土接枝物和改性纤维素的共混物,能大量吸收和储存雨水和夜间沙漠蒸发出来的凝结水,增加储水量,同时可以减小沙土昼夜温差,有利于植物生长;本实用新型将工程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蒸腾原理、冷凝原理,使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再因单一的防治方法受到环境制约。并能够做到主动防治,治标治本,真正的做到综合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文理学院,未经西安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3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笼滚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釜内支撑防漏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