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F6开关微水检测接头连接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3002.5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5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芦斌;马骏;芦丽;程培;申奥;胡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冈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H0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 sub 开关 检测 接头 连接 专用工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检修试验工具,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连接便捷稳定的SF6开关微水检测接头连接专用工具。
二、背景技术
SF6气体湿度检测是衡量设备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基建、技改SF6开关设备大量投入使用,但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厂家不一,设备各异,特别是在做LW10B-252W型、LW35-126型和LW35-120型开关试验时,连接接头费时耗力,试验时存在安全隐患,给监测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连接快捷、安全稳定的SF6开关微水检测接头连接专用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被检设备进气管道、进气法兰和检测设备的充气法兰、充气软管等部分,在进气法兰和充气法兰之间设置了十字U型卡,该十字U型卡为方桌形,两只前脚较厚,并在前脚中间位置设有安装蝴蝶阀螺丝的螺孔,两只后脚较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结构合理、使用便捷,而且能够使试验检修人员快速安全的完成SF6开关、特别是在做LW10B-252W型、LW35-126型和LW35-120型开关进行微水湿度试验和抢修补漏气工作,从而有效保证了电力检修人员作业安全无隐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SF6开关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它1为开关支架,2为密度继电器底座,3为进气管道,4为进气法兰,5为十字U型卡,6为蝴蝶阀螺丝,7为充气法兰,8为充气软管,9为前脚,10为后脚,11为螺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取一块长度为80毫米、高度为80毫米、宽度为48毫米的金属材料,并在前后方向中间位置挖一个宽度为48毫米、高度为72毫米的U型槽,在左右方向偏后5毫米处挖一个宽度33毫米、高度为72毫米的U型槽,即可制作一只十字U型卡5;也可以在一块长度为80毫米、厚度为6毫米、宽度为48毫米长方形钢板的前方焊接一块高为76毫米、宽度为80毫米、厚度为10毫米的钢板上挖有宽度为48毫米、高度为72毫米的U型槽的支脚,后方焊接一块在高为76毫米、宽度为80毫米、厚度为5毫米的钢板上挖有宽度为48毫米、高度为72毫米的U型槽的支脚,制作一只十字U型卡5。然后在两只前脚中间位置设有安装M8蝴蝶阀螺丝6的Φ8螺孔11。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检测仪器的充气软管前端的充气法兰7对准被检测电力设备的进气法兰4,然后将十字U型卡5的两只后脚10卡放在进气管道3上,再拧紧蝴蝶阀螺丝6使充气法兰7紧贴进气法兰4即可进行气体湿度检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连接快捷、安全稳定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冈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冈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3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测量设备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