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1717.7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9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陶晓东;陆伟;宋成武;张允良;崔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延松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河道 生态系统 混凝土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
背景技术
河道系统一般由底栖动物生态系统、水生植物生态系统两部分组成,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需要构建水生动物、植物生存和适宜环境,现有技术中缺少相应的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的成熟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的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是:包括多个混凝土单体;每个混凝土单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上部的上端设置方形水生植物种植槽,下部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的水生动物栖息通道,混凝土单体的底部设置连接槽,相邻混凝土单体之间通过插装在连接槽中的连接棒连接成一体。
在下部梯形截面的上端中间位置及下端的两侧位置分布设置一个小孔道。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藻类沉积吸收功能、多向鱼道洄游功能、水生动物栖息功能、水生植物降解功能、适应组合安装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混凝土单体;每个混凝土单体包括上部1和下部2,下部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上部的上端设置方形水生植物种植槽3(长200~600mm、宽200~400mm、高20~40mm),下部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的水生动物栖息通道4(直径200~500mm),混凝土单体的底部设置T型连接槽5,相邻混凝土单体之间通过插装在连接槽中的连接棒6连接成一体。
在下部梯形截面的上端中间位置及下端的两侧位置分布设置一个小孔道7,可以用作相邻混凝土单体辅助连接孔或辅助水生动物栖息通道。
使用时,相邻混凝土单体沿河道长度方向放置,且放置在河道宽度的中间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延松,未经崔延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1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