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热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1715.8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车凯;胡博;顾志冰;贾超超;吕坚;阙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热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热像仪。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基于任何超过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具有热辐射这一特性而发展起来的,通常利用热成像系统把物体的红外辐射通过光电转换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热图像,即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并根据强度特点还原为物体的热图像,红外热成像技术使人类超越了视觉障碍,由此人们可以观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
红外热成像系统就是这种对被测目标在红外层面进行实时显示的系统。由于属于被动成像系统,该系统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均可正常工作,完全不受光线、雨、雪、雾、烟等各种环境的影响。这就使得红外热像仪成为在照明不良、天气恶劣等条件下进行监测的理想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认知程度的提升,红外热像仪如今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热信号非常微弱,并且极易受到场景温度的影响,场景温度过高势必会导致成像效果不理想,不利于红外热像仪的应用拓展。通常提高红外图像质量的方法集中于后端的图像处理算法上,譬如成像系统有基于场景的校正、空间滤波、图像增强等,这些算法的复杂度较高,极大地消耗了MCU的运算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红外热像仪外壳腔体耦合到挡板上的热不均匀性的红外热像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
提供了一种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探测器;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底壁和侧壁围成密闭空间,所述红外探测器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红外光学镜头,所述红外光学镜头设置在所述侧壁中,并且所述外壳外部的红外辐射能够通过所述红外光学镜头入射到所述红外探测器上;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并且所述挡板能够在遮挡所述红外光学镜头的第一位置和暴露所述红外光学镜头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上设有挡板安装槽,所述挡板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挡板安装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驱动马达,所述挡板驱动马达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并且所述挡板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挡板上,驱动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挡板设置在外壳外部,降低了在温度较高的应用环境中红外热像仪外壳腔体耦合到挡板上的热不均匀性,降低了红外图像处理的复杂度,节省了微控制单元(MCU)的运算资源,提高了热像仪的图像质量和应用稳定性。因此,减小了温度较高的应用环境中热辐射对红外热像仪场景校正的影响,提升了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红外热像仪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挡板设于外壳内部的红外热像仪获得的红外图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红外热像仪获得的红外图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红外热像仪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红外热像仪的立体示意图。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红外热像仪包括红外探测器(图中未示出)、外壳1、红外光学镜头2和挡板3。
外壳1包括顶壁10、底壁11和侧壁12。顶壁10、底壁11和侧壁12围成密闭空间,并且红外探测器位于该密闭空间内。
红外光学镜头2设置了侧壁12上,例如,如图1所示,设置在第一侧壁120上。其中外壳1外部的红外辐射能够通过该红外光学镜头入射到外壳内部的红外探测器上。
挡板3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并且该挡板3能够在遮挡该红外光学镜头2的第一位置(例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位置附近)和暴露该红外光学镜头2的第二位置(例如,图1中实线所示的挡板的位置附近)之间运动。这样,当需要对红外热像仪进行校正时,挡板3运动到第一位置,遮挡红外光学镜头2,使得外部的红外辐射不能入射到外壳内部的红外探测器上,以便于红外热像仪的校正。当红外热像仪正常工作时,挡板3运动到第二位置,暴露红外光学镜头2,使得外部的红外辐射能够入射到外壳内部的红外探测器上,使得红外热像仪可以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挡板可以设置在外壳上任何适合的位置,例如,挡板可以设置在顶壁10、底壁11或者侧壁12上。挡板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转动的方式或者平动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1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先导式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噪声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