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0087.1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5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薛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港引航站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0;G08G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20008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港口 船舶 引航 电子 签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港口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
背景技术
港口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最前沿阵地,港口信息化程度是港口现代化程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影响范围广,国际化程度影响深。目前,国内港口的引航业务存在着纸质签证单流转速度较慢、影响缴费、付费等操作,存在船公司拖欠或不付引航费用的风险等问题。这就使得现有的港口船舶引航的费收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港口船舶引航的发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船舶引航系统[申请号:200920182998.6],它包括AIS设备、AIS无线终端、移动终端;所述的AIS无线终端可接入AIS设备的引航端口,AIS无线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移动终端或船舶AIS通讯子系统通过GPRS通讯方式连接移动终端。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船舶引航过程无法进行定位,无法模拟真实引航过程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稳定性差,引航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提高引航费收效率的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包括具有定位模块的船体,所述的船体上活动设有电子签名终端机,所述的电子签名终端机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均与供电模块相连的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与触摸显示屏,所述的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与触摸显示屏均与MCU模块相连,所述的MCU模块分别与电子签名储存模块和定位模块相连,所述的MCU模块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有引航站。使用时可以由引航员携带电子签名终端机到船体上进行引航作业,引航结束后,在签名终端机上进行电子签字的认证并与引航站相连,这样摒弃了纸质签证单,提高了引航费收效率。
在上述的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中,所述的引航站具有调度系统和财务系统且所述的财务系统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银行系统相连。引航站的财务系统与银行系统相连能实现自动扣费。
在上述的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中,所述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为3G模块或VPN模块。
在上述的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中,所述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包括为GPRS模块或WIFI模块。
在上述的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中,所述的触摸显示屏设置在壳体的正面中心,所述的视频采集模块设置在触摸显示屏上方,所述的音频采集模块设置在触摸显示屏下方,且所述的指纹采集模块设置在壳体的背面。
在上述的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中,所述的供电模块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锂电池。
在上述的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中,所述的壳体呈矩形盒状,且所述的壳体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柄体。便于引航员握持,便于携带。
在上述的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中,所述的定位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和/或RFID定位模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港口船舶引航电子签证系统的优点在于:1、实现原纸质引航签证单数据的电子化,加快数据在引航站外部单位以及内部各部门的流转速度,提高引航作业生产费收效率和准确率;2、通过电子签名或电子签章的方式解决引航电子签证的法律效力问题。改良引航站、银行、船舶代理公司之间的商务管理活动的传统模式,由签约银行实现引航费的代扣代缴,提高引航费资金运转效率和准确率,降低财务风险;3、使代理能够及时了解船舶引航状态和收费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签名终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船体1、定位模块11、电子签名终端机2、壳体21、柄体211、供电模块22、视频采集模块23、音频采集模块24、指纹采集模块25、触摸显示屏26、MCU模块3、电子签名储存模块4、第一无线通讯模块5、引航站6、调度系统61、财务系统62、银行系统63、第二无线通讯模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港引航站,未经上海港引航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0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