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9929.1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怀平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蔡仲德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交通 系统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与安防的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正常工作对维护交通秩序、节能环保和区域内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因此,现在是21世纪了,汽车都实现自动驾驶了,但是,城市道路交通与楼宇安防控制还在使用呆板机械的控制系统;城市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系统比较落后老套,没有主动报警与分析功能,现有的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系统大多采用计时功能来固定式循环的工作,不利于城市通行车辆的节能环保与道路通行效率,现有的楼宇安全防护可靠性差,智能化识别能力低,没有安全逃生通道和通风排烟窗子的管控与开启或者破碎功能;需对现有使用的交通和安防系统进行全面维护升级和工程改造。而且现有的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智能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机器视觉识别算法板卡、人数分析板卡、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机器视觉识别算法板卡的输出端分别与人数分析板卡、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连接,人数分析板卡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连接。
优选的,该控制器还包括PLC模块,PLC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该控制器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该控制器还包括机器视觉与照明驱动模块,机器视觉与照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该控制器还包括外部电源模块,外部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和无线图像传输模块供电。
优选的,机器视觉识别算法板卡通过插槽或串行通讯线缆与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连接。
优选的,人数分析板卡通过插槽或串行通讯线缆与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连接。
优选的,该控制器的机箱上设置有USB、串行通讯、以太网、千兆网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结构简单、小型化、成本低廉、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检测率高、误报率低、触发准确,不需要交通管理和区域安保人员在现场不分日夜的执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交通与安防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机器视觉识别算法板卡、人数分析板卡、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机器视觉识别算法板卡的输出端分别与人数分析板卡、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连接,人数分析板卡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在工作时,外围路面实时视频图像检测镜头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固定在控制机箱内的机器视觉识别算法板卡内,在机器识别算法板卡完成运算后,数据传送到人数分析板卡进行分析,运算数据结果和分析数据结果同时被传送到无线图像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会对外围的执行控制器进行系统控制,无线图像传输模块用于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无线图像传输模块的一端设置有对外接口,对外接口通过支架安装有天线,将数据传送到远端接收服务器。
该控制器还包括PLC模块、报警模块、机器视觉与照明驱动模块,PLC模块的输入/输出端、报警模块的输入/输出端、机器视觉与照明驱动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该控制器还包括外部电源模块,外部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和无线图像传输模块供电。PLC模块接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用于对外围的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当区域内人数超过上限时,控制模块会控制报警模块启动。当交通等安防范围内光线较暗等,控制模块会控制机器视觉与照明驱动模块启动。
优选的,机器视觉识别算法板卡通过插槽或串行通讯线缆与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连接。人数分析板卡通过插槽或串行通讯线缆与控制模块、无线图像传输模块连接。线缆终端注胶固化,模块之间用绝缘体连接卡片式防震动固定,保证运行稳定可靠。该控制器的机箱上设置有USB、串行通讯、以太网、千兆网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怀平,未经赵怀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9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WIFI技术的接触网检修挂接地线信息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盗智能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