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9881.4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5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疏阳;李瑞;代轩;王华胜;苏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近光灯 远光灯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光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夜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比白天大1.5倍,60%重大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夜间。数据表明,30~40%的夜间车祸缘于滥用远光灯。人眼在受到车灯强光刺激时,瞳孔由正常的5~8毫米左右自动收缩为1毫米甚至更小,使进光量减少到原来的1/30以上,会车后由于瞳孔来不及回复,进光量骤减,出现类似夜盲的现象,众多交通事故就由此发生。
在没有路灯的马路上行车,时常会出现两车交会。但是在夜间,由于车辆稀少,会车的次数也较少。有些驾驶员经常在会车时嫌麻烦不关闭远光灯或者调整为近光灯,将远光灯一直开着,造成对面驾驶员视线模糊,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目前,解决远光灯调换成近光灯主要还是靠人为操作。人为操作虽然看似简单,但时有驾驶员感觉麻烦,在黑暗状态下不进行调换,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以自动在会车时将远光灯调换为近光灯、提高驾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光敏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近光灯远光灯开关转换电路;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近光灯远光灯开关转换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和近光灯远光灯开关转换电路均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接,由电源电路供电;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亮度;当检测到对面有车灯光时,光敏传感器将光亮度信号通过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把检测到的光亮度信号转化成光强值,一旦检测到的光强值大于设定光强最大值就判断对面有车,需要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然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近光灯远光灯开关转换电路,由近光灯远光灯开关转换电路关闭远光灯并开启近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微处理器为TMS320C5416。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接口D1、二极管D3、熔断器F1、电阻R1~R2、开关S1、电容C1~C2、发光二极管D4和稳压芯片D3。
所述稳压芯片D3为FS8855-33CH。
所述二极管D3为肖特基二极管IN5819。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光敏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近光灯远光灯开关转换电路;光敏传感器与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近光灯远光灯开关转换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当检测到对面有车灯光时,光敏传感器将光亮度信号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把检测到的光亮度信号转化成光强值,一旦光强值大于设定光强最大值就判断对面有车,由近光灯远光灯开关转换电路关闭远光灯并开启近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用DSP处理器速度快;
(2)、驾驶员不需要操作,驾驶更加方便;
(3)、没有过多的器件,安装简单;
(4)、光敏传感器敏感性能强,光强度的采集更加可靠;
(5)、成本低,应用价值强。
在汽车远光灯或近光灯打开时开始工作,光敏传感器能自动监测光强度变化。在车辆交会时两车或多车能自动将远光灯调节为近光灯,使驾驶员夜晚开车视线更加清晰,一定程度上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具有在两车交会时自动在会车时将远光灯调换为近光灯、提高驾驶安全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汽车近光灯远光灯自动调节装置的电源电路。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师范学院,未经合肥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9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车踏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汽车安全照明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