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9679.1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5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M1/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机快门是为图像传感器进行曝光的运动器件,其主要分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快门,另一种是电子快门。
机械快门通过马达的驱动,多个叶片可短时间内完成打开与闭合运动,让图像传感器获得指定时间长短的“见光机会”,以完成图像曝光。
电子快门是通过感光器的通电断电来实现控制曝光时间,无需机械快门的马达,因此尺寸较小,手机的相机上均采用尺寸较小电子快门来进行拍照。但是,相比机械快门,电子快门的感光器在拍摄前一般始终处于通电工作状态,需要拍摄时,需要先切断感光器供电,使讯号清零,然后依曝光时间再次通电,完成曝光,然后再次断电,处理视讯号,然后再次通电继续下次拍摄的取景。通断电动作之间残留的杂讯也会对画质带来很大影响。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手机上的相机均采用电子快门来进行曝光,拍摄的画质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移动通信终端的拍摄画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相互距离为设定距离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
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拍摄组件,所述第一拍摄组件包括镜头、机械快门、图像传感器、马达以及传动机构;
所述镜头、所述机械快门、所述图像传感器顺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拍摄组件的镜头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区域外表面显露;
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械快门,控制所述机械快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第二拍摄组件;
所述本体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凸起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
所述第一拍摄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内,所述第一拍摄组件的镜头通过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显露;
所述第二拍摄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内,所述第二拍摄组件的镜头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表面显露。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表面为后壳表面;
所述第二部分为凸起于所述后壳表面的凸起壳,所述凸起壳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连通,所述凸起壳的底部开设有镜头孔。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设定距离大于等于4cm。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控制所述马达转动变化的控制电路。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为控制所述马达加速后控制马达减速运动的控制电路。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位于所述马达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屏蔽板。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内设有机械快门拍摄组件,相对于采用电子快门拍摄组件的手机,拍摄的画质较高。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将马达与图像传感器分离的设置在了相距设定距离的两个区域内,使马达远离图像传感器,可降低马达对图像传感器工作的影响,可进一步提高拍摄的画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9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块体电沉积纳米晶镍铁合金冷轧织构的控制技术
- 下一篇:齿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