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9540.7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0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岳;黄亦佳;张柯;谢聪聪;谭棋文;杨嘉莉;朱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工程 急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槽。
背景技术
急流槽指的是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为减免山洪及泥石流危害,修筑在荒溪冲积扇或侵蚀沟口的排导措施,主要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个部分,急流槽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速;束流堤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一般将导流堤与急流槽组成排导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冲积扇上的流势和流向。导流堤与束流堤组成束导堤,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危害。在公路工程中,急流槽常被建在坡路两边,用来排水以及达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对公路路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但是现有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由于下泄水流的动能较大,从而使得急流槽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水中的大型杂质较多造成了堵塞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众多不便,因此,如何设计使用寿命长、避免堵塞的公路工程用急流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槽体、进水口、过滤网、砌石护底、耳墙、槽底、消力池和横向沟渠,所述槽体设计呈倾斜式,且倾斜角度为40度,所述槽体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网,且进水口底部设有砌石护底,所述槽体底部为槽底,所述槽底为混凝土结构,且槽底两侧设有耳墙,所述槽体倾斜向下与横向沟渠相连接,所述横向沟渠与槽体连接处设有消力池。
优选的,所述耳墙呈正方形状分布在槽底两侧且设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横向沟渠设计呈梯形状。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插装在进水口处可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横向沟渠与槽体设有消力池能够使下泄急流迅速变为缓流,从而大大降低了下泄水流的动能,提高了急流槽的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构造合理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进水口、3过滤网、4砌石护底、5耳墙、6槽底、7消力池、8横向沟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槽体1、进水口2、过滤网3、砌石护底4、耳墙5、槽底6、消力池7和横向沟渠8,所述槽体1设计呈倾斜式,且倾斜角度为40度,所述槽体1上部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处设有过滤网3,且进水口2底部设有砌石护底4,所述槽体1底部为槽底6,所述槽底6为混凝土结构,且槽底6两侧设有耳墙5,所述槽体1倾斜向下与横向沟渠8相连接,所述横向沟渠8与槽体1连接处设有消力池7。
本实用新型改进在于:该公路工程用急流槽,通过耳墙呈正方形状分布在槽底6两侧且设有多个,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挡土,通过横向沟渠8设计呈梯形状从而能够降低下泄水流的动能,并且有利于对横向沟渠8两侧进行保护,通过过滤网3插装在进水口2处可拆卸,从而能够对水中的大型杂物进行过滤。避免了杂物流向槽体1下造成堵塞,并且结构简单、构造合理有利于推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9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