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气式灭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9359.6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山煤电(集团)天安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91 | 分类号: | H01H33/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3 山西省太原市万***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气 式灭弧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弧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气式灭弧室。
背景技术
目前,灭弧室是围绕开关的触头,用于限制电弧空间位置并加速电弧熄灭的装置。SF6负荷开关的灭弧室有很多种,有压气式、旋弧磁吹式、灭弧删片式、热膨胀式;10kVSF6负荷开关的灭弧室一般采用旋弧磁吹式、灭弧删片式。但这些灭弧室由于构造不同,导致寿命低,故障频发,而且常由于电压高和电流大而难以开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气式灭弧室。该灭弧室灭弧性能可靠,对机构的操作功要求小,动静触头具有较高的耐烧蚀性,而导电回路在开断过程中基本没有烧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压气式灭弧室,它包括灭弧筒、静触头、喷口、活塞、动触头、压板、导电杆、带状触指、出线座和导向环,灭弧筒为一中空筒形结构,其上部开有大口,下部开有小口,静触头由一粗的固定端和一细的长端一体成形,所述长端的杆体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深孔,静触头的长端穿过伸入在灭弧筒内并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小口端,活塞可移动地紧密套装在灭弧筒内,出线座的中部为通孔,导电杆的一端插过出线座的通孔与活塞连接,动触头中部设有没有连通的孔,动触头插在活塞中部的孔内并与导电杆连接,喷口一开口端套设在动触头上并与活塞螺纹连接,导向环和带状触指安装在导电杆与出线座之间,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出线座的两端与导电杆形成一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喷口为一上粗下细的阶梯形结构,在粗端内开设有阶梯形孔,在细端内部开设有一喇叭形口,所述喇叭形口与阶梯形孔通过一与静触头长端外径一致的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灭弧筒由绝缘材料浇注而成的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SF6压气式灭弧室是应用于35kVSF6负荷开关上,以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开断能力强,同时能关合短路电流和承受短路电流的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压气式灭弧室充入低压力的SF6气体后,能承受35kV负荷开关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和1min工频耐受电压;本实用新型的SF6压气式灭弧室,灭弧性能可靠,对机构的操作功要求小,动静触头具有较高的耐烧蚀性,而导电回路在开断过程中基本没有烧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气式灭弧室分闸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气式灭弧室合闸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压气式灭弧室,它包括灭弧筒1、静触头2、喷口3、活塞4、动触头5、压板6、导电杆7、带状触指8、出线座9和导向环10,灭弧筒1为一中空筒形结构,其上部开有大口,下部开有小口,静触头2由一粗的固定端和一细的长端一体成形,所述长端的杆体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深孔,静触头2的长端穿过伸入在灭弧筒1内并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小口端,活塞4可移动地紧密套装在灭弧筒1内,出线座9的中部为通孔,导电杆7的一端插过出线座9的通孔与活塞4连接,动触头5中部设有没有连通的孔,动触头5插在活塞4中部的孔内并与导电杆7连接,喷口3一开口端套设在动触头5上并与活塞4螺纹连接,导向环10和带状触指8安装在导电杆7与出线座9之间,压板6通过螺钉固定在出线座9的两端与导电杆7形成一密封结构。所述喷口3为一上粗下细的阶梯形结构,在粗端内开设有阶梯形孔,在细端内部开设有一喇叭形口,所述喇叭形口与阶梯形孔通过一与静触头2长端外径一致的孔连通。所述灭弧筒1由绝缘材料浇注而成的筒形结构。
其中,静触头2作为灭弧室的进线部分,喷口3、活塞4、动触头5与导电杆7组成本实用新型灭弧室的运动部分,出线座9是本实用新型灭弧室的出线连接部分,带状触指8、导向环10与导电杆7组成本实用新型灭弧室的导电回路。本实用新型灭弧室的运动部分通过负荷开关的其他元件实现灭弧室的合闸与分闸,灭弧室分闸时,导电杆7及其运动部分向上运动,SF6气体在气缸内受到压缩,当动静触头分离时,压缩的SF6气体通过活塞4、喷口5的导气孔吹向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弧,熄灭电弧。灭弧室合闸时,依靠SF6气体优良的绝缘性能,有效防止动静触头之间的预击穿。
所述静触头2与动触头5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耐高温和耐烧蚀性,有效提高灭弧室的开断寿命。
所述喷口3是灭弧室的重要部分,喷口3的形状和结构决定了吹弧气流的流动状态,决定了气流和电弧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电流过零后弧后介质强度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山煤电(集团)天安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山煤电(集团)天安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9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