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加工铜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8625.3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2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椒江永固船舶螺旋桨厂 |
主分类号: | B22D13/02 | 分类号: | B22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加工 铜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离心加工铜套设备。
背景技术
铜套是滑动转动机械当中使用的一种减少摩擦同时又要传动推力和起到支持固定作用的部件,在船用螺旋桨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铜套加工通常使用磨具进行浇注成型,但是磨具浇注过程,存在受热不均匀,成型不稳定,并且透气效果差,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次品率较高,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铜套离心加工,并且运行快速稳定,生产效率高的离心加工铜套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加工铜套设备,包括浇口杯、铜套模具、驱动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铜套模具上设有浇注端盖;
所述铜套模具通过固定件与浇注端盖固定连接,所述浇注端盖密封铜套模具的开口边缘;
所述浇注端盖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浇口杯与通孔连通,所述浇口杯与浇注端盖可拆卸连接;
所述铜套模具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条和螺栓,所述铜套模具的开口边缘设有供螺栓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条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铜套模具上,另一端与浇注端盖抵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口杯包括三角支架、漏斗和管道,所述三角支架与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漏斗与管道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管道的端口与通孔大小吻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主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固定座,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套模具外设有安全罩,所述安全罩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套模具底端设有可调节的底盖,所述底盖于铜套模具的内部滑移,所述底盖上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穿射于驱动轴并延伸出驱动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铜套模具的开口处通过端盖固定,并在端盖上留有通孔,浇注杯连通通孔,通过将铜水倒到浇注杯上,此时铜水通过通孔流入到铜套模具内,此时,可以撤离浇注杯,开启驱动电机,让驱动轴带动铜套模具进行离心运动,通过离心技术使得铜水在模具中成形,成为铜套,通过拆除固定件而取出铜套,加工过程简单便捷,效率提高,并且产品内部受力均匀,表面成形稳定,减少二次加工过程中的一些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加工铜套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加工铜套设备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加工铜套设备剖视图。
图中1、铜套模具;2、安全罩;3、固定座;4、浇口杯;41、三角支架;42、漏斗;43、管道;5、固定件;51、固定条;52、螺栓;53、螺纹孔;6、浇注端盖;7、通孔;8、驱动轴;9、从动轮;10、主动轮;11、皮带;12、驱动电机;13、底盖;14、调节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离心加工铜套设备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离心加工铜套设备,包括浇口杯4、铜套模具1、驱动轴8和驱动电机12,所述铜套模具1上设有浇注端盖6;所述铜套模具1通过固定件5与浇注端盖6固定连接,所述浇注端盖6密封铜套模具1的开口边缘;所述浇注端盖6的中心设有通孔7,所述浇口杯4与通孔7连通,所述浇口杯4与浇注端盖6可拆卸连接;所述铜套模具1与驱动轴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驱动驱动轴8转动。
铜套模具1为中空管状,与驱动轴8一起转动,驱动轴8转动可实现离心运动,铜套模具1的开口处通过端盖固定,并在端盖上留有通孔7,浇注杯连通通孔7,通过将铜水倒到浇注杯上,此时铜水通过通孔7流入到铜套模具1内,此时,可以撤离浇注杯,开启驱动电机12,让驱动轴8带动铜套模具1进行离心运动,通过离心技术使得铜水在模具中成形,成为铜套,通过拆除固定件5而取出铜套,加工过程简单便捷,效率提高,并且产品内部受力均匀,表面成形稳定,减少二次加工过程中的一些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椒江永固船舶螺旋桨厂,未经台州市椒江永固船舶螺旋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8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燃料与气两用蒸汽产生器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