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真空镀膜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7854.3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汪圣;潘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生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50 | 分类号: | C23C14/50;C23C1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江律师事务所 11537 | 代理人: | 朱红来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真空镀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镀膜机,尤其是一种新型真空镀膜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真空镀膜机中,安装在镀膜腔体中的加热装置多种多样,但是,现有的用于真空镀膜的加热装置大多有加热效率不高,被镀基片受热不均等问题。另外,在现有的真空镀膜机中,其电路结构属于易损坏组件,然而,现有的电路结构不便于对其进行更换与维护,无法减轻操作负担、以及提高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解决受热不均,加热效率慢的缺点,并且电路板组件还具有便于维护特点的新型真空镀膜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真空镀膜机,包括具有一门体(1)的镀膜腔体(2),在所述镀膜腔体(2)顶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与镀膜伞架(4)相连接,所述镀膜伞架(4)上放置有伞面状承接板(5),所述承接板(5)上设置有连接孔(6),所述连接孔(6)上放置有定位板(8);在所述镀膜腔体(2)中还安装有多个加热治具(9)与电路板组件,所述加热治具(9)包括与支架(91)连接的反射板(92)、与设置于其前侧的挡板(94)、以及设置于所述挡板(94)和所述反射板(92)之间的加热器(93),在所述反射板(92)内侧表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反射板(92)两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挡板(94)两端连接;
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基板(14)、电子器件(15)、铜箔导线和焊盘,在所述电路基板(14)上、下表面设有插槽(16),在所述电路基板(14)表面沉积有薄膜涂层,所述插槽(16)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防护塞(18),所述防护塞(18)活动安装在所述插槽(16)内。
上述的新型真空镀膜机,其中,所述支架(91)包括上支架(91)片和下支架(91)片,所述上支架(91)片与所述镀膜腔体(2)的内壁连接,所述下支架(91)片与所述反射板(92)连接,所述上支架(91)片与所述下支架(91)片通过转轴(3)连接。
上述的新型真空镀膜机,其中,所述挡板(94)包括框架、若干个叶片与若干根转轴(3),所述叶片两端通过转轴(3)与所述镀膜腔体(2)内侧连接。
上述的新型真空镀膜机,其中,所述防护塞(18)呈垂直移动安装在所述插槽(16)内。
上述的新型真空镀膜机,其中,所述防护塞(18)往下移动可全包裹插槽(16)内的指针(17),所述防护塞(18)往上移动可拔离插槽(16)内的指针(17)。
上述的新型真空镀膜机,其中,所述定位板(8)包括与连接孔(6)插接配合的圆板,所述圆板周侧设置有第一凸缘(10)以使将定位板(8)承接在镀膜伞架(4)上,所述圆板上设置有若干排通孔(11),所述通孔(11)朝向该通孔(11)的轴心线设置有第二凸缘(12)用于承接镜片。
上述的新型真空镀膜机,其中,所述圆板上设置有奇数排的通孔(11),且相邻两排的通孔数量差距为一个;位于中间排的通孔数小于其相邻两排的通孔数。
上述的新型真空镀膜机,其中,所述承接板(5)上设置有T字形的提手(13),以利于将承接板(5)移离镀膜伞架(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镀膜伞架的转动,使镜片可以进行全方位的镀膜工作,镀膜均匀,而且镀膜的效率高、质量好;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放置镜片等工作简单易懂,对工人的工作量也较低;
通过安装在镀膜腔体内的多个加热治具解决了受热不均,加热效率慢的缺点;
由于电路板组件具有便于维护的特点,可大程度地节省时间、减轻操作负担,提高作业效率,为前工序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治具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组件中一表面不设防护塞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组件中一表面设有防护塞的示意简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门体;2-镀膜腔体;3-转轴;4-镀膜伞架;5-承接板;6-连接孔;7-镜片;8-定位板;9-加热治具;91-支架;92-反射板;93-加热管;94-挡板;95-连接板;10-第一凸缘10-通孔11-第二凸缘;13-提手;14-电路基板;15-电子器件;16-插槽;17-指针;18-防护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生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生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7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线防氧化可循环装置
- 下一篇:半轴拆装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