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7352.0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9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凤;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杨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解槽。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解工艺中,一般通过电解槽电解,电解槽连接外加电源通电后,对流经两个极板间的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经常更换电极板、处理成本较高;
还有通过微电解设备,将铁屑和碳粉或者碳棒直接投入到废水中,通过铁屑和碳棒之间的无数的微电池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缺点是:由于填料和碳粉或者碳棒无序堆积在反应池底,导致水流不畅、填料电极容易堵塞,从而处理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解槽,包括:微电解槽;所述微电解槽包括:金属槽壁、槽底、所述金属槽壁与所述槽底围成的槽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槽体中心与所述槽底连接的中心电极;所述微电解槽上部为敞口结构;
所述槽体内填充有填料电极,所述金属槽壁上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在所述金属槽壁的上部,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金属槽壁的下部;
所述槽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与所述搅拌器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搅拌器设有中心轴和围绕所述中心轴旋转的叶片,所述中心轴设置在所述中心电极上。
优选地,所述叶片为风扇扇叶状,或沿着所述中心电极竖直方向延伸的螺旋状。
优选地,所述金属槽壁和所述槽底包裹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中心电极为碳棒。
优选地,所述金属槽壁外部套设有绝缘支撑层,所述绝缘支撑层与所述金属槽壁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槽底延伸出所述金属槽壁外部,所述槽底与所述绝缘支撑层连接;
所述进料管穿过所述绝缘支撑层、所述间隙以及所述金属槽壁延伸至所述填料电极内;
所述出料管穿过所述绝缘支撑层,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间隙内;
所述金属槽壁设有透料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槽壁底部设有清渣孔。
优选地,所述槽底设有贴附在所述槽底的振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上分别设有流量计和控制开关。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中心电极和金属槽壁分别为正负极,进行电解反应的是填料电极,在电解反应过程中,只需要加入填料电极即可,填料电极相当于无数个极薄的电池板,从而与中心电极又可以组成无数环形电解槽,可以实现电解腐蚀和微电解原理,而且在槽体内部设置搅拌装置,起到了加快反应速率,增加微电解材料与废水充分微电解反应,电解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微电解槽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微电解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电解槽,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微电解槽;微电解槽包括:金属槽壁1、槽底2、金属槽壁1与槽底2围成的槽体以及设置在槽体中心与槽底2连接的中心电极3;微电解槽上部为敞口结构,装填更换微电解材料更方便,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
槽体的横截面结构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槽体内填充有填料电极4,金属槽壁1上设有进料管5和出料管6,进料管5设置在金属槽壁1的上部,出料管6设置在金属槽壁1的下部;槽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7、与搅拌器7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动或停止,以及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输出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杨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杨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7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中的初沉池的自动加药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