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7333.8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旭;孙模师;初金川;刘志勤;吴国志;孙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配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进气管。
背景技术
双燃料发动机布置的不仅有汽油系统零部件还有天然气系统零部件,与单一燃料的发动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或燃气系统零部件及相应传感器增多,给发动机外围布置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会使发动机的外形增大。而进气管作为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零件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不仅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而且对发动机的整体外围布置也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天然气发动机较多使用的为箱式结构进气管,进气管容积足够大,增压空气压力在进气总管中不会有较大波动,对气缸充量和扫气效果较好,发动机相关零部件布置空间充裕,但因箱式结构进气管本身外形大,会导致发动机外形宽度尺寸更大,一般适用于大缸径发动机。对于小缸径双燃料发动机,受发动机外形布置及其与整车匹配的限制,不能使用箱式结构进气管,其增多的外围零部件的布置尤为复杂和困难,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进气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进气管外围空间,使发动机外形紧凑,以达到一种发动机能够匹配多种整车车型的要求,且能适应小缸径双燃料发动机的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气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进气管,包括进气总管1及并排间隔设置在进气总管1侧面的多根进气歧管3,进气总管1的前端设有进气法兰2,其特殊之处在于进气法兰2向上且向外倾斜的安装于进气总管1上,进气总管1的管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外部零件的凸台,进气总管1到进气歧管3的内腔结构设计为流线型,进气歧管3呈弧型,进气总管1的管道截面呈圆弧型。
为了使进气均匀地被送到进气道内,所述进气总管1上安装有四个进气歧管3,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进气歧管、第二进气歧管、第三进气歧管、第四进气歧管,四个进气歧管3的长度一致。
所述进气歧管3上设有用于将进气管安装固定在气缸盖上的连接法兰4,连接法兰4上设有用于安装喷嘴的安装孔14,进气歧管3表面与连接法兰4之间设有用于安装喷油器的凸台5。
所述第一进气歧管、第三进气歧管上设有用于安装油轨支架的凸台6。
所述进气总管1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气轨总成的凸台7,进气总管1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支架的凸台8,进气总管1的外侧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安装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凸台9,进气总管1的下方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安装回油接管的凸台10,进气总管1的下部靠后位置处设有用于安装碳罐电磁阀的凸台12,进气总管1的后端外侧设有用于安装减压阀接管的凸台13。
所述进气总管1与第四进气歧管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点火线圈的凸台11,进气总管1的内侧、第二进气歧管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低压滤清器的凸台15,进气总管1与第四进气歧管相连接处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支架的凸台16。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结构设计巧妙,对进气管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在进气总管上设计有点火线圈、低压滤清器、喷嘴及气轨总成、电子节气门、喷油器及油轨总成、碳罐电磁阀、减压阀接管、碳罐电磁阀回油接管、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还有减压阀到低压滤清器的连接管、低压滤清器到气轨的连接管固定支架的安装位置,充分利用了进气管周围空间,同时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性能,对进气管内腔设计和容积大小都进行了充分考虑,为了使进气均匀地被送到进气道内,设计进气管的四个进气歧管长度一致,为减小气体流动阻力,提高进气能力,进气总管到进气歧管的内腔结构设计为流线型,进气总管的管道截面设计为近圆形,四个进气歧管设计成弧形结构,这种结构设计同时也保证了进气管容积足够大又不增大整个进气管的外形。该结构进气管不仅能够满足发动机性能要求,还能起到安装固定作用,多种零部件安装在进气管上,使得发动机布置更紧凑,外形更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设计时充分考虑发动机的整体外形大小,进气管结构尽量紧凑,使得装用该进气管的双燃料发动机不仅外形紧凑,能匹配多种车型,而且保证了发动机的性能要求,经过试验验证,使用该燃烧室的小缸径双燃料发动机加上催化转化器后,排放能达到国Ⅴ标准,动力性和经济性也能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图1的右视图;
图4:图2的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7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锥度成型模具的下模
- 下一篇:机制双层多色全自动人造石压砖机及其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