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农作物秸秆打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7080.4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石鸿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鸿娟 |
主分类号: | A01F15/00 | 分类号: | A01F15/00;A01F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农作物 秸秆 打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农作物秸秆打捆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玉米秸秆资源丰富,收集后可以用于家庭及规模化养殖业、造纸业、秸秆发电、秸秆取暖和酒精酿造提供更多的饲料和生产原料,但现在农民燃烧玉米秸秆,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农民捡拾、捆打玉米秸秆劳动强度大,现在的打捆机生产效率低,只能通过先收集散落的秸秆再打捆,成本高,不能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农作物秸秆打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农作物秸秆打捆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穿插在其内部的两端的轴承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安装车轮,底座上部左侧设置第一通道壳体,所述第一通道壳体下端设置拾秆轴,第一通道壳体右侧与第二通道壳体连接,第一通道壳体下部与传送支架连接,所述拾秆轴与抓手连接,所述传送支架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和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通过传送带与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连接,所述底座上部设置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与传动主轴连接,所述传动主轴与变速箱连接,所述变速箱与变速轴连接,所述变速轴另一端安装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安装在主动轴一端,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安装在拾秆轴一端,所述拾秆轴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通道壳体与粉碎机壳体连接,所述粉碎机壳体与粉碎机主轴连接,粉碎机壳体下部通过第三通道壳体与压缩机壳体连接,粉碎机主轴一端安装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与第三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轮安装在粉碎电机主轴一端,所述粉碎电机主轴另一端与粉碎电机连接,所述压缩机壳体上部设置压缩板,压缩机壳体一侧设置推板,所述压缩板通过伸缩杆与压缩液压缸连接,所述压缩液压缸与支架连接,所述推板通过推杆与推料液压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抓手均匀分布在拾秆轴外部,抓手数量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传动电机、变速箱、粉碎机壳体和压缩机壳体分别固定在底座上部,所述传动电机和变速箱在底座上部左侧,所述粉碎机壳体在底座上部中间,所述压缩机壳体在底座上部右侧。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在底座数量为二个,传动轴分布在底座两端,所述车轮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支架下部固定于底座,所述出料口挡板通过铰链与压缩机壳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率农作物秸秆打捆机集收集、传送、粉碎和打捆于一体,设置自动收集秸秆的装置,降低了收集秸秆的劳动强度,通过传送装置将秸秆自动送入粉碎机,粉碎后的秸秆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压缩机,利用压缩液压缸通过压缩板将粉碎后的秸秆压缩成块状,通过推板将捆状秸秆推出压缩机,大大提高了秸秆打捆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液压系统和压缩板压缩,传动平稳,打捆的秸秆形状规则,便于运输和储存,打捆后的秸秆为家庭及规模化养殖业、造纸业、秸秆发电、秸秆取暖和酒精酿造提供了更多的饲料和生产原料,减少了秸秆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主动轴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传动电机、3传动主轴、4变速箱、5第一主动轮、6第二主动轮、7第一传动带、8第二从动轮、9变速轴、10拾秆轴、11抓手、12第一从动轮、13第二传动带、14第一通道壳体、15第二通道壳体、16粉碎机壳体、17第三从动轮、18粉碎机主轴、19第三传动带、20第三通道壳体、21粉碎电机、22粉碎电机主轴、23支架、24压缩液压缸、25伸缩杆、26压缩板、27推料液压缸、28推板、29车轮、30推杆、31压缩机壳体、32轴承、33出料口挡板、34第一从动轴、35第二从动轴、36主动轴、37传送支架、38传动轴、39第三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鸿娟,未经石鸿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7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