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呼吸频率控制氧气排速的氧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6010.7 | 申请日: | 2015-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其江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呼吸 频率 控制 氧气 氧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气管,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呼吸频率控制氧气排速的氧气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氧气管是是医疗器械中必备器具,用于连接氧气瓶和病人的呼吸道,但现有技术中的氧气管只包含一条一定长度的输氧软管和与该输氧软管一端连接的氧气罩,与输氧软管另一端连接的氧气罐与病人的距离比较近时输氧软管的一部分散落在地上或病床上,氧气罐与病人的距离比较远时只能想办法移动氧气罐的位置,而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只改变输氧软管的长度,而且现在的氧气管都是由人工控制排速,对于那些严重的病人来说很不利,护士不能时刻呆在病人身边,不能为病人调节排氧的速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通过呼吸频率控制氧气排速的氧气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通过呼吸频率检测仪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再通过呼吸频率分析仪进行分析患者呼吸的频率最后传送到排氧阀控制器,通过排氧阀控制器控制排氧阀与排氧管之间排氧的速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呼吸频率控制氧气排速的氧气管,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板面设有呼吸频率分析仪、排氧阀控制器和排氧管,所述呼吸频率分析仪连接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连接呼吸频率检测仪,所述排氧管设有排氧阀,所述排氧管尾部连接输氧软管,所述输氧软管底部设有卡槽,所述输氧软管设有出氧口,所述出氧口连接输氧罩,所述输氧罩两壁设有固定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呼吸频率分析仪、排氧阀控制器和呼吸频率检测仪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氧阀电性连接排氧控制器,所述排氧阀活动连接排氧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为若干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氧罩为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通过呼吸频率控制氧气排速的氧气管,通过呼吸频率检测仪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再通过呼吸频率分析仪进行分析患者呼吸的频率最后传送到排氧阀控制器,通过排氧阀控制器控制排氧阀与排氧管之间排氧的速率,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看管,减小了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过呼吸频率控制氧气排速的氧气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放置板;2、呼吸频率分析仪;3、排氧阀控制器;4、排氧管;5、电源线;6、呼吸频率检测仪;7、排氧阀;8、输氧软管;9、卡槽;10、出氧口;11、输氧罩;12、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呼吸频率控制氧气排速的氧气管,包括放置板1,所述放置板1板面设有呼吸频率分析仪2、排氧阀控制器3和排氧管4,所述呼吸频率分析仪2连接电源线5,所述电源线5一端连接呼吸频率检测仪6,所述排氧管4设有排氧阀7,所述排氧管4尾部连接输氧软管8,所述输氧软管8底部设有卡槽9,所述输氧软管8设有出氧口10,所述出氧口10连接输氧罩11,所述输氧罩11两壁设有固定带12。
所述呼吸频率分析仪2、排氧阀控制器3和呼吸频率检测仪6电性连接。过呼吸频率检测仪6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再通过呼吸频率分析仪2进行分析患者呼吸的频率最后传送到排氧阀控制器3。所述排氧阀7电性连接排氧控制器3,所述排氧阀7活动连接排氧管4。通过排氧控制器3控制排氧阀7与排氧管4之间排氧的速率,减少了氧气的浪费,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好的吸氧环境。所述卡槽9为若干个。通过卡槽9能够控制输氧软管8的长度,防止了输氧软管8过长造成了外力对输氧软管8的伤害。所述输氧罩11为柔韧性较好的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固定带12为弹性材质制成。通过输氧罩11和固定带12对患者进行输氧时不会因为材质过硬对脸部造成伤害,并且防止了输氧罩11的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其江,未经黄其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6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