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密封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5945.3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6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翁海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傲聚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6 | 分类号: | B65D4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13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包装 容器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包装容器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包装容器的密封盖。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预包装食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各式产品多如繁星。其中,很多食品包装容器采用密封盖实现密封,为保证其密封效果,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渗漏和破损,密封盖一般都设计得比较结实。但这种过分考虑密封可靠性的设计,往往又导致密封盖开启困难,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品包装容器的密封盖,它可以使密封盖更加容易开启,方便消费者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密封盖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开启用的拉环,拉环通过至少一个立柱与盖体连为一体;所述盖体上设有两条相交于一交点的第一破裂轨迹和第二破裂轨迹,第二破裂轨迹呈封闭曲线,第一破裂轨迹呈线形,且第一破裂轨迹位于第二破裂轨迹所形成的封闭区域内;所述第一破裂轨迹与第二破裂轨迹的交点有且仅有一个;所述立柱位于交点的附近,且位于第二破裂轨迹所形成的封闭区域内;当所述拉环受到外部拉力作用时,该拉力经立柱传导至盖体的交点附近,使盖体从交点附近沿第一破裂轨迹和第二破裂轨迹破裂形成开口,实现密封盖的开启。
所述立柱与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5mm。
所述交点处的厚度为0.05~0.3mm;所述交点处的厚度小于盖体的厚度。
所述第一破裂轨迹或第二破裂轨迹为在盖体上所形成的刻痕线;或者,所述第一破裂轨迹或第二破裂轨迹为错层式盖体所形成的交线。
所述第一破裂轨迹通过或偏离第二破裂轨迹所形成的封闭区域的中心。
所述第一破裂轨迹呈直线状、折线状、或者弧线状。
所述第一破裂轨迹呈直线与弧线的组合曲线状。
所述第一破裂轨迹呈非封闭的不规则曲线状。
所述立柱为一个;所述立柱位于第一破裂轨迹的任意一侧。
所述立柱为两个;两个立柱分别位于第一破裂轨迹的左右两侧;或者,两个立柱位于第一破裂轨迹的同一侧。
所述盖体的材料为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塑料。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相比普通食品包装容器的密封盖,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开启所需拉力减少40~80%,在满足密封、防渗漏需求的同时,能够方便开启,有效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在起到密封效果的同时又能够实现轻松开启,方便消费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密封盖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八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破裂轨迹为在盖体上所形成的刻痕线的示意图;
图10是破裂轨迹为错层式盖体的交线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盖体,2为交点,
3、33、331、332为立柱,
41、42、43、44、45、46为第一破裂轨迹,
5为第二破裂轨迹,6为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密封盖,包括起密封作用的盖体1,盖体1上设有开启用的拉环6,拉环6通过立柱3与盖体1连为一体;盖体1上设有两条相交于一交点2的第一破裂轨迹41和第二破裂轨迹5,第二破裂轨迹5呈封闭曲线(如图1中的圆形),第一破裂轨迹41呈线形,且第一破裂轨迹41位于第二破裂轨迹5所形成的封闭区域内;
第一破裂轨迹41与第二破裂轨迹5的交点2有且仅有一个;交点2处的厚度为0.05~0.3mm,交点处的厚度小于盖体的厚度;
立柱3位于两条破裂轨迹41、5的交点2的附近,且位于第二破裂轨迹5所形成的封闭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傲聚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傲聚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5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浓度充填双级卧式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大灯包装生产线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