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便捷式升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5033.6 | 申请日: | 2015-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8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惠萍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便捷 式升液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便捷式升液管。
背景技术
低压浇注是向密闭保温炉中铝液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铝液沿着升液管上升,进入模具型腔,通过充型、增压、保压、泄压几个过程完成一个铸件的浇注,目前,低压铸造均采用陶瓷升液管及中间管、浇口杯、浇口套组成升液通道,铝液在压力作用下,将铝液从低压机保温炉中通过升液通道压入模具型腔内,生产过程中低压机保温炉是一个反复添加铝水的过程,炉膛内沉淀物和浮渣会重复搅入熔体中,在生产中,这些杂质随铝液进入模具型腔,易产生夹渣废品,升液管是低压铸造不可缺少的结构,分为金属升液管和石墨升液管,现有的升液管存在以下缺陷,当充型结束后,金属液回流坩埚时,直接冲击坩埚底部,使坩埚底部夹杂物悬浮,下次浇铸时会随着金属液进入铸件造成产品缺陷,现有的阻尼器和过滤装置都不方便拆卸和更换,影响了铸造模具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了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便捷式升液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便捷式升液管,包括管体、阻尼器和固定槽,所述管体的外侧套接有钢制保护套管,所述管体和保护套管之间的夹层中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电网,所述保护套管的外部安装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电连接加热装置,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阻尼器的边缘留有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凹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阻尼器的表面留有小孔,所述阻尼器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固定槽和第二凸起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槽的中部设有过滤片,所述过滤片的表面等距离留有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管体为陶瓷管体或石墨管体。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片或电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1到2毫米。
优选的,所述管体和保护套管的夹层中填充有高温玻璃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校便捷式升液管通过在管体的外围设置一个钢制的保护套管可以很好地保护管体,避免管体经常损坏,影响使用,管体和保护套管的夹层中设有的加热装置可以对管体进行持续加热,防止金属液在升液管中降温凝固,管体的底部安装的阻尼器可以防止金属液冲击坩埚,影响成品质量,阻尼器底部连接的过滤片能将金属液中夹带的杂质过滤掉,不会导致产品起泡或质地不纯,阻尼器和用于放置过滤片的固定槽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拆卸和更换,加快了铸造模具生产的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槽和过滤片的俯视图。
图中:1管体、11第一凸起、2保护套管、3加热装置、4阻尼器、41第二凸起、42小孔、43凹槽、5固定槽、6过滤片、61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惠萍,未经杨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5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