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4893.8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涛;张冬;赵文霞;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成涛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0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外科领域,具体是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气胸,血胸,胸腔积液等治疗时,选用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一个带有侧壁孔的普通引流管,该管置入胸腔后,常规需要在胸部皮肤上缝合固定引流管,缝线牵拉,会导致胸壁疼痛,如缝线松动或断开,容易导致引流管脱落,引起急性开放性气胸,纵隔摆动,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引流管堵塞时单纯靠挤压,不易疏通,甚至需要再次置管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增加医疗费用,同时现有的引流装置一般只能引流单侧胸腔积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三通管、引流管和负压吸引器,所述三通管的下端接口通过延长管连接到负压吸引器,三通管的左侧和右侧的接口分别连接一段引流管,引流管的顶端为胸腔入口,引流管的下端为引流出口,在引流管胸腔内入口至引流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引流管侧壁孔、胸壁内气囊、胸壁外活动式同定夹、挤压气囊以及开关阀,在胸壁外活动式固定夹和挤压气囊之间的引流管段上以旁路的方式还设置有注药管,在注药管上设置有单向注射装置,在注药管的管口封帽上设置有注气孔和注药孔。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侧壁孔和胸壁内气囊设置在靠近引流管的胸腔入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胸壁外活动式固定火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引流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三通管使得引流装置能够同时对两侧胸腔进行引流,从而增加引流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三通管1、引流管9和负压吸引器2,所述三通管1的下端接口通过延长管3连接到负压吸引器2,三通管1的左侧和右侧的接口分别连接一段引流管9,引流管9的顶端为胸腔入口14,引流管9的下端为引流出口,在引流管胸腔内入口14至引流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引流管侧壁孔13、胸壁内气囊4、胸壁外活动式同定夹5、挤压气囊7以及开关阀8,胸壁外活动式固定火5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引流管9上,在胸壁外活动式固定夹5和挤压气囊7之间的引流管段上以旁路的方式还设置有注药管6,在注药管6上设置有单向注射装置12,在注药管6的管口封帽上设置有注气孔11和注药孔10,引流管侧壁孔13和胸壁内气囊4设置在靠近引流管的胸腔入口处;使用过程中,根据疾病不同,选择不同部位进行置管,需要注射药物时关闭开关阀8,注入药液,挤压挤压气囊7,把药物输入至患者胸腔内,当胸腔引流管堵塞时,快速挤压气囊,疏通管道;当需要调节患者胸腔内积液引流出的速度和量时,应用开关阀调节,积液经与三通管1连接的延长管3引流至负压吸引器2内。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成涛,未经刘成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4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