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直流逆变侧对负荷电压稳定影响的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4405.3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3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辉;周保荣;苏海林;金小明;朱林;姚文峰;程兰芬;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H02J3/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何传锋 |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流 逆变侧 负荷 电压 稳定 影响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交直流相互影响研究的测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流逆变侧对负荷电压稳定影响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逐渐广泛应用到原有的纯交流网络中,出现了一些交直流混合运行的电力系统。现有用于该类型系统负荷电压稳定性研究的测试系统存在的缺点是:研究人员往往根据研究经验自行确定测试系统,缺乏统一、简单却能反映交直流混合运行、直流逆变侧对负荷电压稳定影响主要特征的测试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直流逆变侧对负荷电压稳定影响的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逆变侧对负荷电压稳定影响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送端交流电源、受端交流电源、直流整流站、直流逆变站、重负荷区域母线;
送端交流电源通过交流线路与直流整流站连接;直流整流站通过直流输电线路与直流逆变站连接;直流逆变站通过交流线路分别与受端交流电源、重负荷区域母线连接,受端交流电源还通过交流线路与重负荷区域母线连接,负荷通过等效变压器和重负荷区域母线连接,形成直流逆变站、受端交流电源及重负荷区域母线的双回环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直流逆变侧受端交流系统负荷电压稳定性的相关问题分析,还可以就直流落点、故障位置、受端交流系统短路比以及电动机负荷比例对交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具有交直流混合运行、逆变侧受端电网负荷、直流系统以及受端交流电源三者相互作用明显的特点,可以着重反映逆变侧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当保持上述受端交流电源与重负荷区域母线之间的电气距离不变,分别改变直流逆变站与受端交流电源、重负荷区域母线之间的电气距离时,可以模拟不同逆变侧直流落点下的交直流系统运行状态。
当在由上述直流逆变站、受端交流电源、重负荷区域母线及其之间连接的交流线路组成的受端交流电网中的不同位置设置故障时,可以模拟不同位置发生故障的交直流系统运行状态。
当修改由上述直流逆变站、受端交流电源、重负荷区域母线及其之间连接的交流线路组成的受端交流电网的等值阻抗,以改变其短路比时,可以模拟直流接入不同强度的交流系统时的运行状态。
当修改上述重负荷区域母线上负荷模型,如修改负荷模型中的电动机负荷的比例,可以模拟不同负荷模型下的交直流系统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用于交直流系统负荷电压稳定性研究的测试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能模拟交直流混合运行,逆变侧受端电网负荷、直流系统以及受端交流电源三者相互作用明显的系统,可以着重反映逆变侧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用于直流逆变侧对负荷电压稳定影响的测试系统包括:送端交流电源1、受端交流电源4、直流整流站2、直流逆变站3、重负荷区域母线5。
其中,送端交流电源1通过交流线路与直流整流站2连接;直流整流站2通过直流输电线路与直流逆变站3连接;直流逆变站3通过交流线路分别与受端交流电源4、重负荷区域母线5连接,受端交流电源4还通过交流线路与重负荷区域母线5连接,负荷通过等效变压器和重负荷区域母线5连接,形成直流逆变站3、受端交流电源4及重负荷区域母线5的双回环网结构。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4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吹气冷却功能的PCB板限位固定测试治具
- 下一篇:RCD漏电试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