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水织机用开口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4061.6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邢桂松;田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铠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7/32 | 分类号: | D03D47/32;D03C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陈海滨 |
| 地址: | 26642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水 织机 开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水织机用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开口机构是织机五大机构之一,是形成织物所必需的重要机构。开口机构的任务是根据织物组织的要求,依次将穿入各页综框上的经纱分成上下两层以形成梭口,待纬纱引入后将梭口闭合,使经、纬纱形成交织物。开口机构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织机的车速、生产效率、产品适应性和织物质量。现有的喷水织机的开口机构大多是织机主轴每回转一周,经纱形成一次梭口,无法满足高速绞织开口的需求。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织机主轴每回转一周,经纱开口可达两次的喷水织机用开口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喷水织机用开口机构,包括开口盘、开口连杆、摇杆、提综轴及用于驱动开口盘的驱动组件,开口连杆的上杆头与开口盘相连、下杆头与摇杆的一端相连,摇杆的另一端套置在提综轴的轴端,开口盘与开口连杆之间为偏心连接,即开口盘的轴心与上杆头的轴心不重合,开口连杆与摇杆之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过渡齿轮及与过渡齿轮相啮合的同步齿轮,主动齿轮套置在织机主轴的轴端,主动齿轮的齿数与同步齿轮的齿数相同,过渡齿轮的齿数为主动齿轮的齿数的两倍,同步齿轮通过联动轴与开口盘偏心连接,即联动轴的轴心与开口盘的轴心不重合。
所述联动轴的轴心与上杆头的轴心相重合,联动轴的轴心也与同步齿轮的轴心相重合。
所述开口连杆的长度大于摇杆的长度。
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过渡齿轮的轴心、同步齿轮的轴心以及下杆头的轴心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同步齿轮的轴心、过渡齿轮的轴心、主动齿轮的轴心、下杆头的轴心。
所述开口机构还包括提综连杆、摆杆及综框,提综连杆的一端套置在提综轴上、另一端与摆杆的一端相连,摆杆的另一端连接综框的下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连杆是连接在开口盘上的,且主动齿轮与同步齿轮间的传动比为1:1,当主动齿轮转动一周时,带动过渡齿轮转动,再带动同步齿轮转动一周,使开口盘的高点达到上面一次、下面一次,实现了主动齿轮转动一周经纱开口达两次的目的,满足了绞织开口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连杆相对于现有的开口连杆而言,长度更长、厚度更厚,从而提高了开口连杆的刚性和韧性,满足了高速开口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同步齿轮2、联动轴3、开口盘4、过渡齿轮5、开口连杆501、上杆头502、下杆头6、摇杆7、提综轴8、提综连杆9、摆杆10、综框11、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喷水织机用开口机构,包括开口盘3、开口连杆5、摇杆6、提综轴7及用于驱动开口盘3的驱动组件,所述开口机构还包括提综连杆8、摆杆9及综框10,提综连杆8的一端套置在提综轴7上、另一端与摆杆9的一端相连,摆杆9的另一端连接综框10的下沿;开口连杆5的上杆头501与开口盘3相连、下杆头502与摇杆6的一端相连,摇杆6的另一端套置在提综轴7的轴端,开口盘3与开口连杆5之间为偏心连接,即开口盘3的轴心与上杆头501的轴心不重合,开口连杆5与摇杆6之间的夹角为120°,开口连杆5的长度大于摇杆6的长度。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11、与主动齿轮11相啮合的过渡齿轮4及与过渡齿轮4相啮合的同步齿轮1,主动齿轮11套置在织机主轴的轴端,主动齿轮11的齿数与同步齿轮1的齿数相同,过渡齿轮4的齿数为主动齿轮11的齿数的两倍,同步齿轮1通过联动轴2与开口盘3偏心连接,即联动轴2的轴心与开口盘3的轴心不重合,所述联动轴2的轴心与上杆头501的轴心相重合,联动轴2的轴心也与同步齿轮1的轴心相重合,所述主动齿轮11的轴心、过渡齿轮4的轴心、同步齿轮1的轴心以及下杆头502的轴心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同步齿轮1的轴心、过渡齿轮4的轴心、主动齿轮11的轴心、下杆头502的轴心。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铠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铠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4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聚乙烯PE法兰
- 下一篇:蒸汽熨烫机导管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