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殖蚯蚓提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2698.1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9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武;杨天顺;郑红军;张宏杰;高梓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蚯蚓 提取 | ||
技术领域
养殖蚯蚓提取机,属于生物养殖提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蚯蚓等活动昆虫土生小动物的养殖过程中,动物活体与土壤等固体物料的分离、提取工作大多采用人工筛选的方法,需要人工逐一挑选适合的生物活体,不但体力劳动强度大,而且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特别是当在蚯蚓养殖到一定阶段,需要提出成熟的蚯蚓时,通常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收取:将蚯蚓和蚯蚓粪共同取出然后将其分离,目前的设备只能是人工逐一缓慢的进行挑选,虽也有采用多层养殖,通过信号刺激,让蚯蚓逐步向一个方向移动再提取的方式,如专利号为201420224644.4的中国专利,一种立体多层抽拉式蚯蚓养殖床,将混合有蚯蚓的物料分成多层,逐层选择的方式来挑选并同时养殖蚯蚓,这种方式主要解决了在挑选的同时不影响蚯蚓茧的孵化,避免对蚯蚓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仍然不能解决目前,蚯蚓挑选、提出效率低下的问题,即使采用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依照蚯蚓的蠕动特性,待可提取时,等待的时间较长,仍然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分离、省时省力、提高提取效率的养殖蚯蚓提取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养殖蚯蚓提取机,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横向设有隔板,箱体上部设有刺激信号发生装置,箱体和/或隔板连接有推动箱体与隔板发生竖向相对直线移动的动力机构,在箱体的顶部设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在箱体的顶部水平方向上往复直线移动。
通过刺激信号发生装置向箱体内的混合物料发生声音、光照或震动等刺激信号,刺激混合在物料中的蚯蚓发生本能的蠕动,并在其蠕动后迅速的通过推料机构将其蠕动后形成的物料表层刮去,并同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箱体或者隔板,使得两者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使得承装在箱体内的混合物料在被刮去最顶部的一层之后再凸出一定的高度,然后便于推料机构进行下一次的刮料动作,由于蚯蚓的蠕动速度较慢,因而,通过推料机构与动力机构的巧妙的配合作用,可及时的将混合物料最顶层没有蚯蚓的一层物料刮去,无需等待蚯蚓蠕动到很大的一段深度之后在进行物料刮除,同时也能提高刺激信号发生装置对物料中蚯蚓的感应作用,促进蚯蚓的蠕动速度,从而从根本上节省了等待的工作时间,提高了蚯蚓提出的工作效率。
所述的箱体为顶部敞口、底部密封的壳体,隔板底部连接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所述动力机构。将动力机构安装在隔板的底部,通过动力机构带动隔板移动,来实现隔板与箱体之间的相对直线移动。
所述的动力机构安装在隔板下方的箱体内部。
所述的动力机构安装在箱体下部外侧,其动力输出端穿过箱体连接隔板底部。
所述的动力机构安装在箱体内部,其动力输出端连接箱体下部两侧。将动力机构安装在箱体的一侧,并连接箱体,通过动力机构带动箱体移动,隔板固定的方式,来实现箱体与隔板之间的相对直线移动。
所述的动力机构安装在箱体外侧,其动力输出端连接箱体的底部端面。
所述的动力机构为螺杆机构,包括螺杆轴、螺纹套筒和第一电机,螺杆轴顶部连接箱体两侧或隔板底部,螺纹套筒套装在螺杆轴上,螺杆轴下部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端部。
所述的传动组件为齿轮组,包括安装在第一电机端部的主动齿轮和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套装在螺杆轴下端部。
所述的动力机构为液压缸或电动伸缩杆。
所述的推料机构包括刮板和带动刮板水平直线往复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皮带、皮带两端的一对带轮、以及其中一个带轮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二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武,未经郑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2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