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田机械新型行走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2078.8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6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中;李奎元;朱存君;董学贵;田莉;万家清;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0C2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田 机械 新型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田机械新型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尚未出现能在水稻田中作业的机器人,参照水田机械,能在水田中行走底盘的不外乎有一下四种,一是轮式,二是履带式、三是船式、四是利用钢板焊接而成的专用铁轮。轮式行走底盘是将在路面上行走的车轮改装成特殊的行走轮,如将车轮上的花纹做些改进,加深花纹的深度,这样可以提高轮胎对地面的抓取能力,使行走轮不易于下陷和打滑。但是此种方法会带来另一种问题,就是这样会加快轮胎的磨损并且会使花纹的基部加快产生一些疲劳裂纹,从而缩短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履带式行走底盘是将传统的行走轮换为履带,目前履带式行走底盘的履带有金属销铰链式和橡胶履带两种,这种水田行走装置相对于轮式行走装置加大了行走底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底盘对土壤的压实。但是履带不利于底盘在道路上的快速行驶,并且金属履带在道路上行驶时对路面的伤害较大,虽然橡胶履带对路面伤害较小,但是在硬质路面上行走时道路对橡胶履带的磨损较为严重。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螺旋叶片驱动式船式行走装置,这种行走装置较前种的驱动性能有所提高,但是驱动力不足仍然是限制船式行走装置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船式行走装置的驱动叶片在不断的改进提高。水田专用铁轮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在铁轮轮缘上均匀焊接约3mm厚的钢板,在前进时由钢板抓地产生向前的推动力。这种专用铁轮式水田行走底盘与地表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在行走过程中容易使整机下陷,从而影响作业质量。船式水田行走装置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857440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1月17日公开的一种联合收割机的深泥田行走机构,该种耕作船的腹部是船式两侧是行走带轮,通过带轮驱动整机前进,但是由于该行走装置的腹部受到较大的浮力,虽然这样有效的防止了行走轮的下陷,但是水的浮力同时也减小了行走轮对地面的附着性能,这样在行走过程中会出现打滑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田机械新型行走机构,解决了船式水田机械行走盘因腹部受到较大的浮力而导致减小了行走轮对地面的附着性能,从而避免了在行走过程中会出现打滑现象的发生,并且还解决了水田机械陷入泥田较深而无法前进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田机械新型行走机构,包括主机架、垂直固定在所述主机架下端的车轮骨架和与所述车轮骨架转动连接的车轮,还包括活动底板升降机构和支撑轮机构,所述活动底板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组和底板,所述液压缸组每组有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主机架下端,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缸固定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轮机构包括滑套、支撑板和滑杆,所述滑套固定在所述车轮的轮轴上,且所述滑套的内腔所在平面与竖直面平行,所述滑套上还开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滑杆一端上等间距设有4-6个第二螺孔,所述滑杆由螺纹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套接在所述滑套的内腔中,所述滑杆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关于所述车轮骨架对称设在所述主机架和所述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两端下表面上扬成弯曲面,且所述底板的长度大于所述车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等腰三角板结构,其顶角铰接在所述滑杆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车轮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一端等间距设有4个第二螺孔。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2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