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试块脱模的脱模剂涂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2043.4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贺;潘艳;黄维军;周杨;慈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8 | 分类号: | B28B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脱模 脱模剂 涂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试块脱模的脱模剂涂刷。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混凝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研究,就要对混凝土拌合物筑模成型,制作混凝土试块,从而对试块的性能进行研究。
为保证试块能够成功脱模,需要在新搅拌完的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试模内壁涂刷一层脱膜剂。常用的混凝土试模的尺寸有100mm×100mm×100mm;150mm×150mm×150mm;200mm×200mm×200mm。然而,用普通的油刷涂抹脱膜剂时,一方面,由于油刷的尺寸与试模基本不一致,使得涂刷脱膜剂时耗费很多时间,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普通油刷无法回收多余的脱膜剂,使得多余的脱膜剂残留在试模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影响混凝土试块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试块脱模的脱模剂涂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块脱模的脱模剂涂刷,包括转轴以及转轴两侧对称设置的刷子,刷子包括上刷板、下刷板以及手柄,上刷板呈三角形,上刷板顶部与手柄相连,却其底部与下刷板相连,上刷板与下刷板处于同一平面,且均与手柄倾斜设置,下刷板底部边沿上有沿下刷板长度方向开设的沟槽,沟槽两端封闭,下刷板底面均匀设有若干刷毛。
优选的,转轴外径为3-5mm。
优选的,下刷板截面呈矩形。
优选的,手柄为圆柱形,其长度为100-150mm,直径为5-8mm,两手柄之间有夹角,且最大夹角为45o~60o。
优选的,沟槽的深度为3-5mm。
优选的,上刷板和下刷板的厚度均为3-5mm。
优选的,刷毛的长度均为10-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转轴以及可围绕转轴转动的两个刷子,在刷脱模剂时,通过向两个手柄中间紧握住手柄,向上推拉即可涂刷,沟槽是用于收集多余的脱模剂,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涂刷时的工作效率,又能清除混凝土试块表面的残余脱模剂,保证混凝土试块外观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脱模剂涂刷的主视图。
图2为脱模剂涂刷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混凝土试块脱模的脱模剂涂刷,包括转轴1以及转轴1两侧对称设置的刷子2,刷子2包括上刷板21、下刷板22以及手柄23,上刷板21呈三角形,上刷板21顶部与手柄23相连,却其底部与下刷板22相连,上刷板21与下刷板22处于同一平面,且均与手柄23倾斜设置,下刷板22底部边沿上有沿下刷板22长度方向开设的沟槽24,沟槽24两端封闭,下刷板22底面均匀设有若干刷毛25。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转轴1外径为3-5mm,下刷板22截面呈矩形。手柄23为圆柱形,其长度为100-150mm,直径为5-8mm,两手柄23之间有夹角,且最大夹角为45o~60o。沟槽24的深度为3-5mm。上刷板21和下刷板22的厚度均为3-5mm。刷毛25的长度均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试块脱模的脱模剂涂刷,使用时,首先根据待涂刷的混凝土试模尺寸选择涂刷的大小,,用刷毛25蘸取适量的脱模剂,将涂刷与试模内侧面平行放入试模底部,再用手向中间挤压手柄23,使两刷子2上的刷毛25分别贴在试模两相对内侧面上,向上抽拉涂刷,混凝土试模的五个内侧面只需要三次就能涂抹完毕,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抽拉的过程中,下刷板22上的沟槽24可以把多余的脱模剂收集起来,既减少了浪费,又避免了残余的脱模剂影响混凝土试块外观质量。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2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再利用的蒸压釜系统
- 下一篇:管件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