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971.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谌绍林;姚珺;马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谌绍林;姚珺;马军亮;湖南医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导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气管切开导管1一般包括气囊充气管7和吸氧管5和附设在气管切开导管1侧壁外环的气囊2,其中气囊充气管7的管体紧附气管切开导管1的侧壁,气囊充气管7的一端开口设在气囊2内,气囊充气管7的另一端在固定舌头11顶面处伸出并连有气囊充气阀8;吸氧管5的管体紧附气管切开导管1的侧壁,吸氧管5的一端与气管切开导管1内腔相通,吸氧管5的另一端在固定舌头11顶面处伸出并连有供氧接口6。
当患者使用气管切开导管1进行辅助呼吸时,有可能出现气管内痰液阻碍呼吸的情况,此时需要在气管切开导管1内插入吸痰管,直到吸痰管的端头探出气管切开导管1末端,进行吸痰操作。
现有的气管切开导管1的结构导致吸痰操作具有以下局限性:
1.吸痰不完全。由于气管切开导管1末端离气囊2底部仍有一部分的空隙,形成死角,痰液聚集于此死角,不能吸出,从而导致细菌在此停留,形成细菌库,最终感染扩散,甚至导致肺炎。
2.气囊2顶部的痰液或误吸液无法通过吸痰管吸出,当量较多时,就容易流到气囊2以下,引起肺部感染,这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因素。
3.吸氧管5在气管切开导管1内的开口位于气管切开导管1中段或末端,虽然解决了吸痰时不间断供氧和脱机后持续供氧的问题,但容易造成痰痂堵塞吸氧管5,且处理起来困难,如果用冲洗法,则可能导致痰痂脱落于气管切开导管1内或往下行,引起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
发明内容
使用现有的气管切开导管进行辅助呼吸时,吸痰不完全,容易造成感染并导致肺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气管切开导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包括气管切开导管上端的固定舌头、附设在气管切开导管侧壁外环的气囊,还包括气囊下吸引管,所述气囊下吸引管的管体嵌于所述气管切开导管侧壁的外表面,气囊下吸引管的一端于气囊底部的气管切开导管侧壁处与外界相通,气囊下吸引管的另一端在固定舌头顶面处伸出并连有第一负压吸引接头。
借由此结构,可以通过气囊下吸引管进行持续吸引或间断吸引,以吸尽气囊底部死角区域的痰液。
进一步地,包括声门下吸引管,所述声门下吸引管的管体嵌于所述气管切开导管侧壁的外表面,声门下吸引管的一端于气囊顶部的气管切开导管侧壁处与外界相通,声门下吸引管的另一端在固定舌头顶面处伸出并连有第二负压吸引接头。
借由此结构,可以通过声门下吸引管进行持续吸引或间断吸引,以吸尽气囊顶部的痰液或误吸液。
进一步地,包括吸氧管,所述吸氧管的管体嵌于所述气管切开导管侧壁的外表面,吸氧管的一端于气管切开导管顶端往下1cm~2cm的气管切开导管侧壁处与气管切开导管内腔相通,吸氧管的另一端在固定舌头顶面处伸出并连有供氧接口。
借由此结构,发生堵管的几率较小,且如果发生堵管也好处理。可以将一根棉签置于气管切开导管内腔中吸氧管的开口处,用注射器在吸氧管另一端的开口用生理盐水进行少量冲洗,冲洗液会留在棉签上,即可通畅,且减少逆行感染的几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吸痰完全,不易堵管,降低了感染的几率;且还可持续供氧,特别是在更换无菌敷料及各种气管切开操作时,脱机后持续供氧,氧气管不会脱落,以保证供氧效果,且保障了各项护理操作的无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气管切开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气管切开导管,2为气囊,3为气囊下吸引管,4为声门下吸引管,5为吸氧管,6为供氧接口,7为气囊充气管,8为气囊充气阀,9为第一负压接头,10为第二负压接头,11为固定舌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适应临床的需要,将气囊下吸引管、声门下吸引管和吸氧管进行组合,设计了多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谌绍林;姚珺;马军亮;湖南医药学院,未经谌绍林;姚珺;马军亮;湖南医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