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回收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870.1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涵;向修传;王甦;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凯化学(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1602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回收 集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回收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石化、化工等企业,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的过程中,油品中的大量轻烃组分因具有很强的挥发性而大量的挥发出来。为避免产生安全危害和资源浪费,装车站、油库等通常设有油气回收装置,以防止油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油气回收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冷凝法及以上四种方法的组合工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吸附吸收组合工艺和冷凝吸附组合工艺,这里的吸附采用的都是活性炭颗粒作为吸附剂,这种吸附剂在吸附的过程中存在飞温和易磨损的缺陷。采用冷凝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大气量的油气时,为了减少吸附单元的负担,避免产生飞温,冷凝单元都采用三级冷凝,将油气冷到-75℃左右,此时可以回收90%左右的油气,再用吸附处理剩余的气体,吸附塔的体积和吸附剂的用量都大大降低,避免了飞温的产生。但是,冷凝的方法通常能耗较高,而且制冷量越大越容易结霜,设备容易腐蚀,所以,这种方法的设备维修率非常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气回收集成系统,避免飞温产生,降低制冷单元负荷,减少结霜概率,节约设备成本,降低维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油气回收集成系统,包括进气管、冷凝分液机构、储油罐和吸附机构;所述进气管连接冷凝分液机构的进气口,所述冷凝分液机构设有与所述储油罐导通的凝液外排管和与吸附机构进气口导通的连接管;吸附机构设有排气口;所述吸附机构为活性炭纤维吸附塔。
上述油气回收集成系统,还包括真空泵;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活性炭纤维吸附塔;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塔的出气口即为所述排气口;所述连接管与所有的活性炭纤维吸附塔的进气口均导通;所述真空泵一端与活性炭纤维吸附塔导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分液机构的进气口导通。
上述油气回收集成系统,包括不少于两套冷凝分液机构;所述冷凝分液机构首尾依次导通;所述冷凝分液机构包括制冷机组和与所述制冷机组导通的气液分离罐;第一套冷凝分液机构的制冷机组的进气口与进气管导通;最后一套冷凝分液机构的气液分离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连接管导通;所述凝液外排管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罐上。
上述油气回收集成系统,所述冷凝分液机构为2套,其中一套的制冷机蒸发器的温度为3至5℃,另一套的制冷机蒸发器温度为-40至-30℃;制冷剂蒸发器温度为3至5℃的冷凝分液机构的进气口与进气管导通。
上述油气回收集成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管道阻火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活性炭纤维替换现有的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大,吸附脱附速度快,吸附量大,易再生,能反复再生利用;同等规模的吸附塔吸附能力大大增加;
2、通过真空泵进行真空解吸,避免了采用蒸汽或热氮气解吸二次引入杂质气体或液体给系统带来分离负担;
3、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塔减轻冷凝单元的负荷,使得二级制冷机组变为可能,大大降低了能耗,并且降低了结霜和设备维修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气回收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进气管;10、管道阻火器;20、制冷机组;21、气液分离罐;22、制冷机组;23、气液分离罐;24、连接管;3、凝液外排管;40、活性炭纤维吸附塔;41、活性炭纤维吸附塔;42、真空泵;5、储油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集成系统,包括进气管1、冷凝分液机构、储油罐5和吸附机构;所述进气管1连接冷凝分液机构的进气口,所述冷凝分液机构设有与所述储油罐导通的凝液外排管3和与吸附机构进气口导通的连接管24;吸附机构设有排气口;所述吸附机构为活性炭纤维吸附塔。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塔减轻冷凝单元的负荷,使得二级制冷机组变为可能,大大降低了能耗,并且降低了结霜和设备维修频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油气回收集成系统还包括真空泵42;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活性炭纤维吸附塔(40、41);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塔的出气口即为所述排气口;所述连接管24与所有的活性炭纤维吸附塔的进气口均导通;所述真空泵42一端与活性炭纤维吸附塔导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分液机构的进气口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凯化学(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未经中凯化学(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MIH用户的体系结构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