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复位的转炉用挡渣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789.3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肖邦志;梁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转炉 用挡渣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用装置,具体属于一种能复位的转炉用挡渣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转炉炼钢均采用挡渣车加挡渣塞的方式进行转炉出钢末期的挡后渣工作。正常情况下,挡渣车由旋转车体以及活动小车两大部分组成,其一般采用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源进行驱动,每炉钢在出钢时,首先将一类似圆锥体带铁杆Al2O3质实心挡渣塞(体密3.5g/cm3)放入挡渣车夹持器中,然后将挡渣车旋转至转炉出钢方向,在转炉摇至炉后90~95°时,通过控制手柄将挡渣车开至炉内,并将挡渣臂放至一定高度松开夹持器,将挡渣塞落入出钢口附近完成挡渣。实际使用中,用于挡渣臂处于挡渣车前置极限位,挡渣车重心偏向于前,此时需要较大的动力将小车退出。但当一旦发生气源压力波动或漏气,造成动力不足,便会使挡渣臂无法正常退出。通常操作工会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转炉强行抬起后进行挡渣车故障处理,此种方式会导致挡渣臂弯曲变形,甚至损坏挡渣车本体设备;另一种方式是将转炉尽量抬起至出钢口不见渣角度后待挡渣车故障排除后将挡渣臂退出。此种方式容易导致钢水接渣,使钢水产生回磷现象,进而造成改钢、回炉等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挡渣臂在将挡渣塞投掷到位后顺利退出,使挡渣车顺利回位,保证炼钢生产顺行,无额外劳动强度的能复位的转炉用挡渣车。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能复位的转炉用挡渣车,由挡渣吊臂、与挡渣吊臂连接的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下方设置的滑轨、连接于滑轨一端的限位板、与滑轨下端面连接的转盘组成,其在于:在移动小车尾部连接有钢绳卷放筒及复位驱动电机;复位钢绳的一端连接于钢绳卷放筒,另一端连接于复位驱动电机;复位驱动电机通过支座与滑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能使挡渣臂在将挡渣塞投掷到位后顺利退出,使挡渣车顺利回位,保证炼钢生产顺行,无额外劳动强度,不会损伤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渣吊臂,2—移动小车,3—滑轨,4—限位板,5—转盘,6—钢绳卷放筒,7—复位驱动电机,8—复位钢绳,9—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能复位的转炉用挡渣车,由挡渣吊臂1、与挡渣吊臂1连接的移动小车2、移动小车2下方设置的滑轨3、连接于滑轨3一端的限位板4、与滑轨3下端面连接的转盘5组成,其在移动小车2尾部采用支架或螺栓连接有钢绳卷放筒6,并与钢绳卷放筒6通过中心线安装复位驱动电机7;复位钢绳8的一端连接于钢绳卷放筒6,另一端连接于复位驱动电机7;复位驱动电机7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滑轨3上的支座9与滑轨3连接。
当挡渣车发生无法正常退出时,首先启动复位驱动电机7,此时,复位驱动电机7使复位钢绳8卷起,而带动移动小车2并将其拉至后极限位,使其顺利退出;停止复位驱动电机7运行;此时,移动车2后端的钢绳卷放筒6自动卷起复位钢绳8,复位结束。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最佳例举,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性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衬移动式热处理炉
- 下一篇:用于选级器的换极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