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748.4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5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0 | 分类号: | F04B45/00;F04B53/08;F04B53/10;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适用于汽车座椅腰托系统或按摩椅等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运用于汽车座椅腰托系统的气泵,大致由上盖、阀座、气囊座、底座、气囊、曲杆、驱动轴、偏心轮和电机组成。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下方,电机的转轴上安装偏心轮,偏心轮上形成偏心孔,曲杆的下端形成中心孔,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偏心轮的偏心孔和曲杆的下端中心孔中,且驱动轴的一端为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为活动连接,曲杆的上端由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一组支杆;气囊座安装在底座上,气囊座上对应曲杆的支杆形成一组安装孔,各安装孔中密闭安装气囊,气囊底部对应安装在曲杆的支杆上;阀座密闭安装在气囊座上,上盖密闭安装在阀座上,阀座和上盖之间对应气囊形成中心出气通道和外圈进气通道;阀座在外圈进气通道中对应每个气囊都开设进气孔,且进气孔上安装单向进气阀;阀座在中心出气通道中对应每个气囊都开设出气孔,且出气孔上安装单向出气阀;上盖在外圈进气通道中形成进气接口,上盖在中心出气通道中形成出气接口。
工作原理是:启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传动于驱动轴,驱动轴再带动曲杆上下弧线摆动,从而使气囊的容积伸缩;气囊的容积变大时,单向出气阀关闭相应的出气孔,单向进气阀则开启进气孔,气体从上盖的进气接口流入外圈进气通道中,通过进气孔和单向进气阀进入气囊,此时气囊抽气;气囊的容积变小时,单向出气阀开启出气孔,单向进气阀则关闭相应的进气孔,气囊将气体通过出气孔和单向出气阀挤压出去,气体流入中心出气通道从上盖的出气接口泵出。随着电机的转动,往复循环上述动作,实现泵的功能。
上述气泵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
一、驱动轴的一端为活动连接,在高速运转中,驱动轴活动连接的一端与偏心孔或中心孔之间会产生摩擦,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极易造成与之配合的偏心轮或曲杆的下端软化甚至坏损,使得传动中断,直接影响气泵的使用寿命,据检测,现有气泵寿命在1800小时以下;
二、气囊具有顶缘、囊体和底柱,顶缘安装在气囊座的安装孔中,底柱安装在曲杆的支杆上,囊体的上段为空心圆桶囊腔而下段为挤压实体,在打气时,空心圆桶囊腔的外壁与气囊座的内壁之间会产生摩擦,因此气囊的壁厚等尺寸设计十分重要,倘若气囊壁厚太薄则容易破损而影响使用寿命,倘若气囊壁厚太厚则不仅影响气囊的弹性、打气效率低且加工成本高;
三、单向出气阀要么为若干单个的伞形阀,使得构件多,安装不方便,要么为膜片组,具有中心柱和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四个膜片,还由中心向外辐射形成定位条,膜片与中心柱连接处形成缩颈段,结构相对复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研发了一种气泵,以提高产品寿命,提高打气效率,在保证打气功能的前提下简化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泵,以提高产品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泵,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寿命,提高打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泵,在保证打气功能的前提下,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泵,由上盖、阀座、气囊座、底座、气囊、曲杆、驱动轴、偏心轮和电机组成,在驱动轴活动连接的一端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通风口,在驱动轴的活动连接孔之孔壁上开设通风口,使驱动轴活动连接的一端通过通风口暴露在外,以利于散热。
所述驱动轴活动连接的一端对应通风口形成缩径段,使通风口的边缘位于缩径段上,以增加让位间隙,避免通风口的边缘在加工时产生的毛刺与驱动轴产生摩擦,更利于散热。
所述通风口为径向贯通活动连接孔的两个,或对称分布的三个。
所述驱动轴活动连接的一端为下端,活动连接孔为偏心轮上的偏心孔,即驱动轴的下端与偏心轮上的偏心孔活动连接,在偏心孔的孔壁上开设通风口,在驱动轴的下端形成缩径段,通风口的边缘位于缩径段上。
所述驱动轴活动连接的一端为上端,活动连接孔为曲杆下端的中心孔,即驱动轴的上端与曲杆下端的中心孔活动连接,在中心孔的孔壁上开设通风口,在驱动轴的上端形成缩径段,通风口的边缘位于缩径段上。
所述气囊座上形成对应曲杆支杆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向下延伸形成容置腔,气囊的顶缘搭置在气囊座的安装孔的顶沿上,气囊的底柱安装在曲杆的支杆上,囊体上段的空心圆桶囊腔位于气囊座的容置腔中,囊体下段的挤压实体位于容置腔的下方,空心圆桶囊腔的底部通过导角与挤压实体连接,以避免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天然气柱塞泵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空气压缩机主机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