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护仪放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294.0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0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学;张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江涛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护 放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监护仪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监护仪它必须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所以监护仪是医疗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器,医用在使用监护仪的过程中往往是把监护仪放置在病床旁边的柜子上面,由于监护仪占有了大部分柜子的面积,所以一些东西就放在了监护仪上面,这样很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监护仪放置装置可以安全放置监护仪又能放置柜子上面不能摆放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监护仪放置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置物盘,所述装置本体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置物盘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所述装置本体在两侧面分别设有两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内配合设有L型杆件,在所述装置本体还设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与所述第一孔洞连通,所述第二孔洞内配合设有扭紧件,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有多个穿孔。
本实用新型设有所述置物盘可以放置多个物品,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防止所述置物盘从所述装置本体上滑落,打坏放置在所述置物盘上的物品,所述装置本体内放置监护仪,由于装置是放置在病房的柜子上的,为了防止装置从柜子上滑落,通过所述L型杆件在所述第一孔洞内旋转让所述L型杆件其中一端与柜子贴紧,然后通过所述扭紧件与所述第二孔洞的配合向所述第二孔洞内扭紧所述扭紧件对所述L型杆件起固定作用防止装置滑落,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有多个穿孔用来穿过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用到的线缆,对线缆进行整理归纳,而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线缆固定机构,所述线缆固定机构上设有螺旋凸起,所述穿孔内设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凸起与所述螺旋凹槽相配合,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上配合设有卡片。
进一步,所述L型杆件一部分为圆柱型杆件,所述圆柱型杆件与所述第一孔洞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装置本体在两侧面还分别设有凹槽,所述L型杆件另一部分为长方体型杆件,所述所述长方体杆件与凹槽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边缘处设有一圈凹陷,所述第二连接部在靠近边缘处设有一圈凸起,所述凹陷通过多个滚珠与所述凸起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置物盘为圆形置物盘。
进一步,所述置物盘的直径大小介于所述装置本体的长和宽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和所述第二配合孔分别与所述连接器的两端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孔洞与所述第二孔洞垂直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护仪放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护仪放置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护仪放置装置线缆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护仪放置装置装置本体与置物盘连接处结构放大图。
由图示,1—装置本体,11—穿孔,12—凹槽,13—第一连接部,131—第一配合孔,132—凹陷,14—第二孔洞,2—置物盘,21—第二连接部,211—第二配合孔,3—连接器,41、42、43、44—L型杆件,5—滚珠,6—固定机构,61—卡孔,71、72、73、74—扭紧件,8—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监护仪放置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置物盘2,所述装置本体1设有第一连接部13,所述置物盘2设有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13通过连接器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相配合,所述装置本体1在两侧面分别设有两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内配合设有L型杆件41、42、43、44,在所述装置本体1还设有第二孔洞14,所述第二孔洞14与所述第一孔洞连通,所述第二孔洞14内配合设有扭紧件71、72、73、74,所述装置本体1上还设有多个穿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个人安全素养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率监测模块、方向盘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