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215.6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贾韶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椿 专用 无土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春苗等。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食用香椿一般按照季节在露天种植,而露天种植的一年只能采收两次,无法长年供应。而大棚种植的香椿,在落叶后,会产生较多的脱落酸,需要经过休眠期,休眠后的香椿植株要在大棚内获得较高的积温后,才能萌动发芽。因此,即使有大棚种植,也无法保证常年不间断供应。
有鉴于此,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可以常年有效保证香椿独立生长的环境,保证香椿芽菜常年不间断供应。但是均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够自动朝营养盘中添加营养液,使用不方便;2、光能利用率低,浪费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能够节约电能的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架,所述栽培架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LED灯,所述栽培架内设置有培养盘,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营养池,所述培养盘与所述营养池通过管体连接,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壁位于所述培养盘上方分别设置有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包括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的反光镜;所述培养盘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输液泵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A/D转换器、与所述A/D转换器连接的单片机,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A/D转换器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输液泵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管体、左端插入到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可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上的定位螺丝,所述定位螺丝的端头穿入到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一管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左端接触。
优选地,上述的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的门体。
优选地,上述的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其中所述培养盘内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设置有多个栽培槽孔。
优选地,上述的香椿树专用无土栽培装置,其中所述单片机采用STC89C52RC芯片,所述A/D转换器采用HX711AD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培养盘上方分别设置有反光装置,反光装置可以将LED灯发出的光反射到香椿树上,因此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节省了电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和反光镜的角度;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培养盘内的培养液的剩余量并将信号传递给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学信号并传递给单片机,当检测到的剩余量低于单片机的设置值时,单片机控制输液泵工作,营养池内的培养液自动进入到培养盘内,使用起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培养盘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培养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盒打开门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