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版本号配置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0917.2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8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廖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乐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王聪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版本号 配置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版本号配置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产品的版本号的配置均是通过软件配置的,当产品的硬件有改动并影响到软件时,会相应修改产品硬件对应的软件,并在软件中记录产品的版本号。这样会导致产品每次作相关硬件改动并影响到软件时,必须对软件作相应修改以适应修改后的硬件版本,过程复杂,而且当产品版本号过多时,在软件中直接人为输入版本号的方法存在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软件版本与硬件版本存在不匹配的风险,兼容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人为在软件中输入版本号的方式会导致因操作失误导致软件版本与硬件版本存在不匹配的风险的缺陷,提供一种直接通过硬件配置版本号且软件自动识别版本号的版本号配置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版本号配置电路,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数据处理器和若干组配置电路,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若干组配置电路电连接;
其中,每组配置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引脚与数据处理器的一引脚电连接,另一引脚与一端口电连接;或者
每组配置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与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串联的连接点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的一引脚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信号处理器上设置若干组配置电路以实现产品版本号更新,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多个版本号,使产品的软件可以实时获取该硬件版本号并执行该版本号对应功能,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软件版本与硬件版本存在不匹配的风险,提高了软件的兼容性。
较佳地,所述数据处理器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的引脚为GPIO(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引脚。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为10KΩ。
较佳地,所述数据处理器为模数转换器,所述数据处理器的引脚为模数转换接口。
较佳地,所述模数转换器采集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所产生的分压值。
较佳地,所述模数转换器的引脚的阻抗大于1MΩ。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在产品硬件上实现版本号的配置电路从而使产品软件自动获取版本号,使产品软件设计更加简单,兼容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版本配置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版本配置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版本号配置电路,如图1所示,该版本配置电路包括第一组配置电路1、第二组配置电路2、第三组配置电路3和一CPU4,第一组配置电路1包括第一电阻101,第二组配置电路2包括第一电阻201,第三组配置电路3包括第一电阻301,CPU4包括第一引脚41、第二引脚42与第三引脚43。
第一组配置电路1的第一电阻101的第一引脚S10与CPU4的第一引脚41连接;第二组配置电路2的第一电阻201的第一引脚S20与CPU4的第二引脚42连接;第三组配置电路3的第一电阻301的第一引脚S30与CPU4的第一引脚43连接。
第一电阻的电阻值为10KΩ,CPU4的第一引脚41、第二引脚42与第三引脚43均为GPIO引脚。VCCIO为每组配置电路的供电电压,供电电压值与CPU4的供电电压值相等。GND为每组配置电路的接地端。配置电路的组数并不限于以上所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通过配置各组配置电路的第一电阻的另一引脚是与VCCIO端连接还是与GND接地端连接来确定CPU4的各GPIO引脚的逻辑状态,即逻辑“0”或逻辑“1”。比如,当第一配置电路1的第一电阻101的第二引脚S11与VCCIO连接时,CPU4的第一引脚41的状态为逻辑“1”;当第二引脚S11与GND连接时,CPU4的第一引脚41的状态为逻辑“0”。其中,CPU4的第二引脚42与第三引脚43的配置方式与第一引脚41的配置方式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乐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乐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0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二维码扫描的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播放的智能晨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