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胞培养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0910.0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卓;曾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爱生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4;C12M1/12;C12M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化实验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瓶。
背景技术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水平逐渐提升,T细胞(T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速度有了很大提高。而细胞之间自身有亲和吸附的能力,在分裂增殖更快以后经常不可避免的出现团聚问题,而且随着继续的增殖团聚的程度会逐渐增大。而团聚比较多之后,内部的细胞由于获取不到足够的养料并且也无足够的生长空间,会逐渐死亡并且分泌死亡因子,会导致整体细胞质量下降,培养密度得不到提高。
为了减缓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细胞的团聚的情形,一般采用将细胞培养瓶等培养容器置于摇床上震荡培养,尽量提升细胞增殖分裂之后的运动扩散能力,但是这一措施只能稍微有所减缓团聚的速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团聚的程度仍然是在增加,并不能抑制团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行限制细胞团聚程度的细胞培养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细胞培养瓶,包括具有细胞培养腔的瓶体,所述细胞培养腔内具有由若干水平方向设置的筛板组成的筛板架,筛板架中最靠近瓶体底部的筛板与瓶体内底壁的距离为0.2~2mm,且所述筛板架中相邻筛板之间的间距为0.2~2mm;
所述筛板的筛孔孔径为10~50μm。
优选地,所述细胞培养腔底部还设置有贯穿至所述瓶体外的空气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空气进气口上设有用于关闭或者打开该空气进气口的阀门。
优选地,所述空气进气口内设置有细菌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细菌过滤器为孔径22μm的细菌滤筛片或者棉花球。
优选地,所述筛板架相对于瓶体底部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支撑柱。
优选地,所述筛板架包括至少一与所述筛板垂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筛板均固定连接于该连接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通过若干层平行的筛板将通常培养容器中的细胞培养腔进行隔开;采用上述筛板之后,细胞的团聚增殖在3D方向上的到抑制,而趋向于筛板之间所夹持的平面方向展开,形成平板培养的平铺生长方式;并且筛板之间间距控制0.2~2mm、同时采用筛板上筛孔孔径10~50微米进行,最终从而整体抑制细胞团聚发生的程度在极低的程度,而不至于因为大量团聚妨碍生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细胞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瓶,可以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的培养瓶以通常的培养瓶为基础进行改进,在其中设置限制成团细胞进一步在三维方向上无限扩增的功能结构。具体,本实用的细胞培养瓶包括具有细胞培养腔的瓶体10,在该瓶体10内具有一个筛板架20,筛板架20包含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筛板21。其中,相邻筛板21之间的间距0.2~2mm,且筛板架20中最底层的筛板(即最靠近瓶体10内底壁的筛板21)与瓶体10内底壁的间距也为0.2~2mm;同时,筛板21上的筛孔的孔径10~50微米。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细胞培养瓶,通过若干层平行的水平筛板21将通常培养容器中的细胞培养腔进行隔开。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当不设置任何的空间阻挡措施时,细胞团聚的方向是三维表面吸附逐渐增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筛板21之后,细胞的团聚增殖之后在3D方向上的团聚受到抑制,而趋向于平面展开,形成平板培养的平铺生长方式,从而降低团聚的程度。并且筛板21之间采用的间距控制0.2~2mm;原因在于一方面如果筛板21间距过大,无法起到抑制团聚处于较低程度的效果,而另一方面虽然理论上筛板21的间距控制越小越好,这样更容易降低团聚的发生,但是在用培养液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空间压缩的越小,相对细胞流动性和活动空间会大幅降低而妨碍细胞的良好生长;并且间距越低,透气性也会越来越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爱生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爱生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0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