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折叠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0885.6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7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宁 |
主分类号: | B65D3/10 | 分类号: | B65D3/10;B65D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折叠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折叠手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食品行业和餐饮行业内,人们对于细节服务和卫生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次性折叠手套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次性折叠手套具有防油污、使用灵敏的优点,避免人体皮肤过多接触到食品,而且一次性折叠手套内部爽滑,非常容易穿戴,左右手通用。
现有的一次性折叠手套产品通常是把几百件薄膜状的一次性折叠手套进行堆叠后放入一个包装袋内部,使用时需要打开包装袋逐个拿取,不方便日常使用,当包装袋打开后,包装袋内剩余的一次性折叠手套完全暴露在外,容易受到二次污染。
而且现有的一次性折叠手套的开口大小不能调节,使用时可能进入油渍、水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折叠手套,将一次性折叠手套逐一通过密封袋进行存放后再包装,方便使用,而且可以对一次性折叠手套的开口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折叠手套,包括具有开口的手套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主体设有至少一个且手套主体上设有折痕,手套主体之间重叠分布且通过折痕折叠成方形结构,所述的方形结构的手套主体设置在一密封袋内。
所述的密封袋的开口处设有密封条。
所述的手套主体为聚乙烯材质通过吹塑工艺一次成型。
所述的手套主体的开口处边缘设有双面胶带,双面胶带平行于手套主体的开口边缘设置。
所述的双面胶带一面粘贴的手套主体表面,手套主体另一面设有隔离纸。
所述的双面胶带一侧的手套主体上还设有撕痕,撕痕垂直于手套主体的开口边缘设置。
所述的撕痕一端与开口相通,撕痕另一端向手套主体内侧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可以将若干设置在密封袋内的一次性折叠手套通过包装袋进行包装,使用时将包装打开逐一使用即可,由于每个一次性折叠手套均通过包装袋密封,可以杜绝二次污染,同时每个密封袋可以单独使用,方便直接配送给客户的食品包装内或单人使用。
一次性折叠手套的开口可以通过双面胶带进行黏贴,使开口大小可以进行调整,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一次性折叠手套使用完后,可以通过撕痕将一次性折叠手套沿开口位置撕开取下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手套主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手套主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套主体折叠后放入密封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套主体、2折痕、3撕痕、4隔离纸、5双面胶带、6开口、7密封袋、8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根据附图1、3所示:一种一次性折叠手套,包括具有开口6的手套主体1,手套主体1为聚乙烯材质通过吹塑工艺一次成型,所述的手套主体1设有两个且两个手套主体1上均设有折痕2,通过将两个手套主体1重叠分布,使两个手套主体1的折痕2重叠,两个手套主体1通过各自的折痕2折叠成方形结构,所述的方形结构的两个手套主体1设置在一密封袋7内,密封袋7的开口处设有密封条8,通过密封条8实现密封袋7的开闭状态;
按照上述结构的手套主体1和密封袋7进行组合包装即可,使用时根据需要打开包装袋取出一个或几个密封袋7使用,其他的密封袋7不会因为包装袋的打开而受到二次污染。
实施例二
根据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的两个手套主体1的开口6处边缘均设有双面胶带5,双面胶带5平行于手套主体1的开口6边缘设置,双面胶带5与手套主体1的开口6边缘间隔0.5-1cm分布即可,所述的双面胶带5一面粘贴的手套主体1表面,手套主体1另一面设有隔离纸4;所述的双面胶带5一侧的手套主体1上还设有撕痕3,撕痕3垂直于手套主体1的开口6边缘设置,所述的撕痕3一端与开口6相通,撕痕3另一端向手套主体1内侧延伸设置,使撕痕3的长度大于双面胶带5与手套主体1的开口6边缘的间距。
使用时,将方形结构的两个手套主体1在密封袋7内取出并展开,将手套主体1通过其开口6套入在整个手部表面,然后取下隔离纸4,将开口6处多余的部分粘贴在双面胶带5表面即可使用,密封效果好,使用完毕后通过撕痕3将手套主体1撕开脱下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宁,未经张晓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0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肝素苄酯盐及其制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具有甄选功能的输液瓶贴标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