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车车厢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00637.1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超 |
| 主分类号: | B62D33/02 | 分类号: | B62D33/02;B60P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车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车车厢。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大大减少了人力。观工程车作业,不由得使人震撼机器与科技的威力。它们用于工程的运载,挖掘,抢修,甚至作战等。常见工程车有:重型运输车辆,大型吊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车,电力抢修车,工程抢险车,政府专用工程车,越野工程车,电焊工程车,装甲工程车(战斗工程车),氧化剂污水处理工程车等。
在工地上所需要的砂石一般依靠工程车运输,现有工程车的车厢运输到指定位置时,由于车厢体积庞大,自动化程度低,使用操作起来不方便,同时现有的车厢一般为开放式,砂石需要采用帆布进行覆盖,这样操作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车厢的内侧壁与砂石摩擦,容易发生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车车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工程车车厢,包括车体支撑座,所述车体支撑座上端设有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一端与车体支撑座之间为铰接连接,所述车厢本体一侧上设有密封盖,所述车厢本体两侧与车体支撑座之间设有倾斜布置的支撑杆,所述车厢本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车厢本体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侧面与驱动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为气杆或液压杆,且两端为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粘贴在车厢本体的内侧壁上,且厚度为2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杆,这样在支撑杆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车厢本体的摆角调节,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耐磨层,这样耐磨层可以有效的减小车厢本体的磨损量,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挡板、驱动齿轮,这样在装载砂石时驱动齿轮带动挡板张开,装载后盖上就行,这样避免了人工盖帆布,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支撑座;2.车厢本体;3.密封盖;4.支撑杆;5.耐磨层;6.挡板;7.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建筑工程车车厢,包括车体支撑座1,所述车体支撑座1上端设有车厢本体2,所述车厢本体2一端与车体支撑座1之间为铰接连接,所述车厢本体2一侧上设有密封盖3,所述车厢本体2两侧与车体支撑座1之间设有倾斜布置的支撑杆4,其中所述支撑杆4为气杆或液压杆,且两端为铰接连接,这样在支撑杆4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车厢本体2的摆角调节,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车厢本体2的内侧壁上设有耐磨层5,其中所述耐磨层5粘贴在车厢本体2的内侧壁上,且厚度为2mm~5mm,这样耐磨层5可以有效的减小车厢本体2的磨损量,延长使用寿命。所述车厢本体2上端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下侧面与驱动齿轮7相啮合,其中所述驱动齿轮7与驱动电机相连接。这样在装载砂石时驱动齿轮7带动挡板6张开,装载后盖上就行,这样避免了人工盖帆布,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超,未经姜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0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