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托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9711.2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彭鸿;王世林;刘健;李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10 | 分类号: | B65D19/10;B65D19/38;B65D21/08;B65D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路兆强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箱,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托盘箱。
背景技术
托盘箱是集装化运输的现代化工具,具有设计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等优点,但是现有的托盘箱的高度通常无法调节,这样导致其应用有局限性,并且在运输过程中空间利用率较低,出现较大的空间浪费现象。
公开号为CN2021521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托盘箱,包括底盘和与底盘连接的四个侧壁,每个侧壁包括位于下部的固定壁、位于上部的抽拉壁和锁定装置,抽拉壁沿托盘箱的高度方向可伸缩地连接至固定壁,且通过锁定装置能够固定在预定位置,以将托盘箱调节至预定高度。
该高度可调的托盘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但是,在调节托盘箱高度过程中,由于每个侧壁均需单独调节,单独通过锁定装置固定,因此调节比较麻烦;同时,在空箱运输时,该高度可调的托盘箱仍会占据较大空间,因此其空间利用率仍不够理想。此外,使用该高度可调的托盘箱,在装卸货物时,通过侧框顶端的开口进行,因此装卸货物比较麻烦。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调节方便的托盘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托盘箱;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卸货物方便的托盘箱。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托盘箱,包括底盘以及相对布置的两个侧框和相对布置的两个端框,两个侧框和两个端框构成矩形框。每个所述端框包括能至少部分重叠的下端框和上端框,其中所述下端框连接于所述底盘,所述上端框能连接固定于所述下端框高度方向的不同位置,从而所述端框的高度能调节;每个所述侧框包括能至少部分重叠的下侧框和上侧框,其中所述下侧框连接于所述下端框,所述上侧框能连接于所述上端框,从而所述侧框的高度能随着所述端框的高度变化而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上端框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下端框,和/或所述上侧框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下侧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底盘包括4根底盘立柱,所述下端框包括两个下端框立柱,两个所述下端框立柱可转动地连接于其中两个所述底盘立柱,并能向所述托盘箱内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端框折叠到所述底盘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安装所述两个下端框立柱的两个底盘立柱之间设有底盘端框,折叠后的端框容置于两个所述底盘端框之间的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底盘立柱的横截面呈“U”形,具有一底壁和两相对的侧壁,其中两个所述侧壁上设有相对布置的两个竖直长孔,所述下端框立柱通过一穿设于两个所述长孔中的连接轴连接于所述底盘立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底盘立柱的一侧壁设有由其顶端向下凹入的定位槽,所述下端框立柱上设有能至少部分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上端框包括两个上端框立柱,所述两个上端框立柱能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所述下端框立柱的容置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下端框还包括一个下端框横梁,所述下端框横梁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上端框锁具,用于锁紧所述上端框和下端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下侧框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端框,以使所述下侧框能向内转动折叠于所述下端框,并能向外转动打开;所述下侧框的另一侧能通过一活动连接件连接于邻近的另一个下端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上端框设有挂钩,用于固定折叠后的上侧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挂钩呈“L”形,其一端为钩部,另一端具有挡止部,所述挂钩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上端框的套筒内,在所述挡止部与套筒之间设有一预紧的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下侧框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下侧框立柱,所述上侧框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上侧框立柱,两个所述上侧框立柱能分别插设于相应的所述下侧框立柱的容置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9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球储物框用扣架
- 下一篇:顶底合一的打包箱结构